[发明专利]蒸发器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79226.1 | 申请日: | 2011-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3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发明(设计)人: | 西野达彦;中村友彦;押谷洋;贰又裕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25B5/00 | 分类号: | F25B5/00;F25B39/02;F25B41/00;F25B41/0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建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发器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制冷循环的蒸发器单元。
背景技术
以往,在专利文献1(JP 2009-222256A)中公开有喷射器式制冷循环,该喷射器式制冷循环中,在起着制冷剂减压机构及制冷剂循环机构作用的喷射器的上游侧设置对从散热器流出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分支的分支部,使由分支部分支出的一方的制冷剂向喷射器的喷嘴部流入,并使另一方的制冷剂向喷射器的制冷剂吸引口侧流入。
在该现有技术中,在喷射器的扩散部(升压部)的下游侧配置第一蒸发器,并且在分支部与喷射器的制冷剂吸引口之间配置节流机构和第二蒸发器,从而在第一、第二这两方的蒸发器中能够发挥制冷能力。
另外,在该现有技术中,在制冷剂的分支部配置有流量分配器。流量分配器通过制冷剂的离心力、重力进行气液分离,并将气液分离后的制冷剂向喷射器的喷嘴部侧和节流机构及第二蒸发器侧分配。
由此,使喷射器的喷嘴部侧的制冷剂的干度(乾き度)比节流机构及第二蒸发器侧的制冷剂的干度低,从而提高制冷循环的效率(COP)。
然而,适用于喷射器式制冷循环的喷射器通常形成为大致圆筒形状,在长度方向一端侧设置制冷剂流入口,在长度方向另一端侧设置有制冷剂流出口,并且在制冷剂流入口与制冷剂流出口之间的圆筒壁面设置有制冷剂吸引口。
因此,在喷射器式制冷循环中,需要在喷射器的制冷剂流入口、制冷剂流出口及制冷剂吸引口上连接其它的循环构成设备,因此对于不具备喷射器的通常的制冷循环(膨胀阀循环)来说,与其它的循环构成设备的连接复杂化。
因此,在喷射器式制冷循环中,对于通常的制冷循环来说,导致向冷气设备、制冷装置等的产品搭载时的搭载性的恶化。鉴于该点,例如,在专利文献2、3(JP2007-57222A、JP2007-192465A)中,提出有将喷射器、第一、第二蒸发器等作为蒸发器单元而一体化的结构,来提高向喷射器式制冷循环产品的搭载性。
本发明人研究了为了提高喷射器式制冷循环的搭载性,而将与上述专利文献1的流量分配器相当的气液分离部及制冷剂分配部与喷射器及第一、第二蒸发器一起作为蒸发器单元而一体化的结构。
然而,在气液分离部中为了对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而需要一定的空间,因此当将气液分离部及制冷剂分配部与喷射器及第一、第二蒸发器一起作为蒸发器单元而一体化时,存在蒸发器单元的体积大型化的问题。
另外,在用于制冷循环的气液分离部中,要求即使因空调负荷而制冷剂流量变化,也能够稳定进行制冷剂的气液分离。
并且,在专利文献2、3的蒸发器单元中,将第一蒸发器及第二蒸发器相对于作为冷却对象流体的空气的流动而串联配置,从而能够通过双方的蒸发器对向同一冷却对象空间输送的空气进行冷却。
然而,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蒸发器单元中,由于在从空气流动方向观察时,第一蒸发器的热交换心部中的制冷剂流动下游侧区域与第二蒸发器中的热交换心部中的制冷剂流动下游侧区域重合配置,因此在从蒸发器单元吹出的空气中产生温度分布。
其理由是蒸发器的热交换心部中的制冷剂流动下游侧区域的制冷剂形成气相状态而具有过热度的缘故。即,通过双方的蒸发器的热交换心部中的制冷剂流动下游侧区域(以下,称为过热度区域)的空气从制冷剂仅进行显热部分的吸热,因此无法对吸收了蒸发潜热部分的空气进行充分冷却。其结果是,在专利文献2的蒸发器单元中,在吹出的空气中产生温度分布。
与此相对,在专利文献3的蒸发器单元中,在从空气流动方向观察时,第一蒸发器的过热度区域与第二蒸发器的过热度区域配置成不重合,从而抑制从蒸发器单元吹出的空气的温度分布。然而,如上所述,喷射器形成为大致圆筒形状,制冷剂流入口、制冷剂流出口及制冷剂吸引口的大致位置被确定。
因此,在专利文献3的蒸发器单元中,第一蒸发器的一部分和第二蒸发器配置在空气流动下游侧(下风侧),第一蒸发器的剩余部分配置在空气流动上游侧(上风侧),并且追加将从喷射器流出的制冷剂强制地向配置在上风侧的第一蒸发器引导的制冷剂配管,从而在从空气流动方向观察时,第一蒸发器的过热度区域与第二蒸发器的过热度区域配置成不重合。
然而,由于第一蒸发器中的制冷剂蒸发温度比第二蒸发器的制冷剂蒸发温度高,因此当像专利文献3的蒸发器单元那样将第一蒸发器的一部分配置在下风侧时,在从该第一蒸发器的一部分吹出的空气与从第二蒸发器吹出的空气之间产生温度差。其结果是,无法充分地抑制从蒸发器单元吹出的空气的温度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92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电路三维存储器阵列及制造方法
- 下一篇:空调器室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