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布粘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79062.2 | 申请日: | 201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4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岩越弘恭;梅田和俊;盐谷哲司;山浦宏贵;西村和人;根本祥光;皆川裕一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1H43/04 | 分类号: | A41H43/04;D06H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晓萍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布粘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粘接剂将布与布粘接的布粘接装置。
背景技术
布粘接装置不是用针和缝线来缝制布,而是用粘接剂将布与布粘接。由于布与布用粘接剂粘接,因此与用缝线缝制时不同,布表面不会产生缝线引起的凹凸。加工后的布表面是平滑面。因此,布粘接装置可制作不会让人感到不舒服的衣服等。
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1995年第70807号公报所记载的缝制机从喷嘴朝被缝制材料的接合部喷射粘接剂。该缝制机在粘接剂喷射后对被缝制材料进行加压加热,藉此将布与布粘接。
布端切断装置一边进行缝制一边将布切断。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7年第37650号公报所记载的布端切断装置包括固定切刀和旋转切刀。固定切刀与旋转切刀互动来切断布。
在布粘接装置刚刚将布与布粘接之后,布与布的粘接强度较弱。因此,在一边将布与布粘接一边将布切断时,布与布的位置可能会彼此错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将两层布切断时可防止两层布错位的布粘接装置。
在技术方案1的布粘接装置中,包括喷嘴、第一移送部、第二移送部、切断部。上述喷嘴位于相对配置的两层布之间,朝上述两层布之间排出粘接剂。上述第一移送部相对于上述喷嘴位于上述两层布的移送方向下游侧,为移送上述两层布而旋转。上述第二移送部与上述第一移送部相对,将上述两层布夹在其与上述第一移送部之间,为移送上述两层布而旋转。上述切断部位于上述第一移送部和上述第二移送部的侧方,将上述两层布切断。第一移送部和第二移送部通过夹持布来固定布。切断部在固定布的位置的侧方将布切断。因此,布粘接装置在将两层布切断时可防止两层布的位置彼此错开。
在技术方案2的布粘接装置中,上述切断部包括设于上述第一移送部且与上述第一移送部一体旋转的旋转刀即第一刀。即,第一刀与第一移送部之间没有间隙。因此,切断部可在第一移送部和第二移送部将布夹持的位置附近将布切断。
在技术方案3的布粘接装置中,上述切断部还包括相对于上述第一刀反复分离、接触,将上述两层布夹在其与上述第一刀之间并切断的刀即第二刀。因此,切断部通过利用第一刀和第二刀将布夹持,能可靠地将布切断。
在技术方案4的布粘接装置中,上述第一移送部包括皮带和圆筒状的带轮。上述皮带将上述两层布夹在其与上述第二移送部之间,移送上述两层布。上述带轮驱动上述皮带。上述第一刀是与上述皮带的侧面相对并配置于上述带轮的侧面的刀。即,第一刀与皮带侧面相邻。因此,切断部可在皮带和第二移送部将布夹持的位置附近将布切断。
在技术方案5的布粘接装置中,还包括第二刀驱动机构。上述第二刀驱动机构驱动上述第二刀,以使上述第二刀相对于上述第一刀反复分离、接触。上述第二刀和上述第二刀驱动机构可相对于上述布粘接装置进行装拆。因此,不切断布时,操作者可将第二刀和第二刀驱动机构从布粘接装置拆下。
在技术方案6的布粘接装置中,相对于上述皮带的与上述第二移送部相对的相对面,上述第一刀不朝上述第二移送部侧突出。因此,不切断布时,布粘接装置可防止第一刀接触布。
在技术方案7、8的布粘接装置中,上述第一刀的外周面平行于上述皮带的与上述第二移送部相对的相对面。即,第一刀的外周面不尖锐。因此,即使操作者接触第一刀的外周面时,布粘接装置也可防止操作者受伤。
在技术方案9、10的布粘接装置中,上述切断部将上述两层布切断的位置可在同上述皮带的与上述第二移送部相对的相对面平行且同上述两层布的移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因此,操作者可使将布切断的位置相对于喷嘴排出粘接剂的位置移动。
在技术方案11~13的布粘接装置中,还包括吸引部。上述吸引部相对于上述切断部将上述两层布切断的位置位于与上述带轮相反的一侧,对上述切断部切断布时产生的切落端进行吸引。因此,布粘接装置可防止切断部将布切断时所产生的切落端散布。
在技术方案14、15的布粘接装置中,还包括连接构件。上述连接构件在从上述带轮朝向上述吸引部的方向上不比上述第一刀突出,将上述第一刀与上述带轮连接。由于连接构件不接触吸引部,因此吸引部可配置于带轮和第一刀的附近。因此,吸引部可有效地吸引切落端。
附图说明
图1是布粘接装置1整体的立体图。
图2是粘接机2的立体图。
图3是粘接机2的主视图。
图4是在未图示滚筒保持部20、上移送滚筒22、支撑部16、喷嘴17的状态下的粘接机2的立体图。
图5是粘接机2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兄弟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兄弟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90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