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割草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79032.1 | 申请日: | 2011-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0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 发明(设计)人: | 丸山修平;杠浩巳;广濑信之;安乐元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01D34/68 | 分类号: | A01D34/6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栗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割草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割草机,尤其涉及用于调整割草高度的高度调整机构中,能够显示割草高度的技术。
背景技术
割草机具有向下开口的壳体与收装在该壳体内且能够转动的割草刀片,此外,前轮与后轮安装在壳体上。使用这样的割草机能够一边用刀片割草一边使割草机移动。特别是,有一种为了便于作业人员一边移动一边操作而设置有操作把手(扶手)的移动式割草机,这种割草机适合于在庭院等狭小的空间内进行割草作业。
这样的移动式割草机设有用于调整割草的高度(草坪高度)的高度调整机构,该高度调整机构能够调整壳体与刀片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该高度调整机构调整前轮与后轮相对于壳体的高度,有两个调整方式。第1个调整方式为,分别调整前轮与后轮相对于壳体的高度。第2个调整方式为一并(连动)调整前轮与后轮相对于壳体的高度。该第2个调整方式使前轮与后轮连动,因而进行一次高度调整即可,调整操作简单,较常用。作为具有第2个调整方式的高度调整机构的移动式割草机而言,例如,在日本发明专利公报第2599658号中有记载。
该第2599658号公报中记载的移动式割草机具有前轮支承部件、后轮支承部件、高度调节板、前部连接杆、后部连接杆、锁止机构,其中,前轮支承部件与后轮支承部件分别安装在壳体的前部与后部且能够上下地摆动,高度调节板安装在壳体的上部且能够上下地摆动,前部连接杆与后部连接杆用于将高度调节板的摆动传递给前轮支承部件与后轮支承部件,锁止机构用于限制高度调节板的摆动。此外,前轮支承部件支承着前轮,后轮支承部件支承着后轮。
锁止机构由形成在高度调节板上的多个卡止槽、能够选择性地与该多个卡止槽中的一个卡合的锁止销、以及操作旋钮构成,该操作旋钮能够上下地摆动,供作业人员操作以使锁止销进入或离开多个卡止槽中的一个。
若作业人员用一只手的手指对该操作旋钮进行操作而使其向上摆动,则锁止销脱离卡止槽,因而高度调节板能够上下摆动。在这样的状态下,操作人员抬起该操作旋钮,并用另一只手使壳体向上或向下动,从而能够调整壳体与刀片的高度。调整完成后,使手离开操作旋钮则操作选择自动回复到原来的位置,从而使高度调节板的摆动被限制。
然而,在该第2599658号公报中记载的移动式割草机上,为了确认壳体与刀片的高度,只能是目测壳体与刀片相对于地面的高度。为了提高该移动式割草机的作业性能,最好是能够更容易地确认割草的高度。
针对这种需求,在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11-56059中公开有一种割草机,该割草机能够调整前轮相对于壳体的高度,且具有显示该高度的机构。但是,不能将其简单地结合到上述第2599658号公报中记载的移动式割草机上。
在欧洲发明专利第0047502号中记载有一种移动式割草机,该割草机具有以第2调整方式进行高度调整的高度调整机构,并且还具有能够用眼睛看到割草高度的显示装置。该高度调整机构由前车轮支承部件、后车轮支承部件与连接部件构成,其中前车轮支承部件与后车轮支承部件分别安装在壳体的前部与后部且能够上下摆动,连接部件连接前车轮支承部件与后车轮支承部件且使它们能够连动。该连接部件随着前车轮支承部件与后车轮支承部件的摆动而在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移动。此外,能够通过壳体的上表面上设置的视窗看到显示装置上显示的连接部件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移。
然而,随着前车轮支承部件与后车轮支承部件的上下摆动,连接部件在前后方向上以及上下方向上都产生位移。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移会使从视窗到连接部件之间的距离产生变动,从而给从视窗观测连接部件的位移状态带来影响。因而,为了确保能够容易地观测,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割草机,该割草机具有能够连动地调整前轮与后轮相对于壳体的高度的高度调整机构,在该割草机上能够可靠且容易地确认割草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90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