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束控制部件、发光装置以及照明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78641.5 | 申请日: | 2011-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7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 发明(设计)人: | 关晃伸;山田恭平;河原纪之;高鸟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陈英俊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束 控制 部件 发光 装置 以及 照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从发光元件(例如,LED)出射的光的方向的光束控制部件、具备该光束控制部件的发光装置、以及使用该发光装置照射被照明部件的被照射面(广告板、壁面、天花板、地面等)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已知如图1所示,在招牌100的前斜下方配置发光装置101,利用从该发光装置101出射的光,照射招牌100的被照射面(表面)102的外照式的照明装置103。用于该外照式的照明装置103的发光装置101将卤素灯(halogen lamp)或放电灯(discharge lamp)等的光源104收纳在壳体105内,利用安装在壳体105的内部的反射部件106反射来自光源104的光,并且利用透镜107折射从光源104直达的光以及通过反射部件106反射后到达的光并出射,并利用从该透镜107出射的光照射被照射面102。另外,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与这样的照明装置103的技术同样的技术。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01-30750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第2008-2166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对现有的照明装置而言,发光装置的结构复杂且零件个数多,所以无法满足包含发光装置的制品价格的廉价化的要求,也无法满足省空间化的要求。另外,由于现有的照明装置使用卤素灯或放电灯作为光源,所以也无法满足省电化的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使发光装置的结构简单而削减零件个数,实现照明装置的廉价化、省空间化、省电化的光束控制部件。
本发明的光束控制部件将来自发光元件的光从被照射面的斜前方侧的位置倾斜地照射到所述被照射面,其中,配置为所述光束控制部件的中心轴与所述发光元件的光轴一致,所述光束控制部件所采用的结构包括:入射面,使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光入射;全反射面,将从所述入射面入射的光的一部分全反射并集光;以及出射面,出射由所述全反射面反射的光以及从所述入射面直达的光,所述入射面为凹部的内表面,该凹部与所述发光元件对向地形成在背面侧,所述入射面包括:第1入射面,位于所述凹部的底部;第2入射面,位于该第1入射面与所述凹部的开口边缘之间,所述全反射面形成在所述背面侧和所述出射面侧之间,并且形成为围绕所述光轴,并将主要从所述入射面中的第2入射面入射的光向所述出射面侧全反射,所述出射面包括:第1出射面,在与所述背面相反侧的位置且形成在所述光轴的周围,并配置在比所述光轴更靠近所述被照射面侧;第2出射面,配置在比所述第1出射面更远离所述被照射面的位置侧,所述第2出射面形成为,与来自将所述发光元件的光轴作为旋转轴而使所述第1出射面旋转180度的面的出射光的配光特性相比,来自所述第2出射面的出射光的、朝向所述被照射面的光束较多。
在本发明的光束控制部件中,全反射面如反射部件那样地发挥功能,通过全反射面向出射面(第1出射面和第2出射面)侧全反射从入射面入射而到达了全反射面的、来自发光元件(LED等)的光,并且将来自第2出射面的照明光与来自第1出射面的照明光重叠。由此,能够有效地利用来自发光元件(LED等)的光,并且能够大范围地照射被照射面。因此,本发明的光束控制部件不需要反射部件。其结果,能够使利用了本发明的光束控制部件的发光装置的结构简单而削减零件个数,满足照明装置的省空间化的要求和制品价格的廉价化的要求。另外,使用了本发明的光束控制部件的发光装置和照明装置将发光元件(LED等)作为光源,所以与将卤素灯或放电灯作为光源的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实现省电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现有技术的照明装置的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和使用了该发光装置的照明装置的图。
图3是表示光束控制部件的第1实施方式的外观立体图(从斜上方所见的外观图)。
图4是表示光束控制部件的第1实施方式的图。
图5是表示光束控制部件的比较例的外观立体图(从斜上方所见的外观图)。
图6是表示光束控制部件的比较例的图。
图7是示意地表示从使用了比较例的光束控制部件的照明装置照射到被照射面的照明光的照度分布(illuminance distribution)的图。
图8是示意地表示从使用了第1实施方式的光束控制部件的照明装置照射到被照射面的照明光的照度分布的图。
图9是示意地表示仅从第1实施方式的光束控制部件的第1出射面照射到被照射面的照明光的照度分布的图。
图10是示意地表示仅从第1实施方式的光束控制部件的第2出射面照射到被照射面的照明光的照度分布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86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