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变速器、包含该自动变速器的车辆及其换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77821.1 | 申请日: | 201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0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谢世滨;阮鸥;蓝晓东;翟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44 | 分类号: | F16H3/44;F16H61/688;B60K17/06;B60K2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变速器 包含 车辆 及其 换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变速器、包含该自动变速器的车辆及其换挡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代表,因其具有零排放、低能耗、低成本、低噪音等优点,已成为当前汽车界的主要发展方向。
作为电动汽车动力源的电机,本身具有无机调速的能力,但为了提高电动汽车的动力性及经济性,也需要一定挡位的变速器对电机的输出动力进行调节。
目前,电动汽车的变速器主要是由燃油汽车的变速器“变形”而来或者只用减速器。燃油汽车的变速器尤其是自动变速器虽然性能优越,但是,一方面其体积、重量较大,直接应用于电动汽车会使用整车的重量增加太多;另一方面,由于电机的特性与发动机不同,电动汽车没有必要使用燃油汽车变速器那么复杂的结构,直接使用的话会造成不必要的能量损耗,降低了电动汽车的能量利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变速器应用于电动汽车时体积较大、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体积较小、结构简单的自动变速器、包含该自动变速器的车辆及其换挡方法。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变速器,包括输入轴、行星齿轮机构和输出齿轮,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包括太阳轮、行星架和齿圈,其中,所述自动变速器还包括相互嵌套使用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所述制动器包括第一主动鼓和第一被动鼓,所述制动器的第一被动鼓固定在自动变速器的壳体上,所述行星架与所述制动器的第一主动鼓连接,所述太阳轮固定安装在所述输入轴上,所述太阳轮还通过所述离合器与所述制动器的第一主动鼓连接,所述齿圈与所述输出齿轮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离合器为湿式离合器,所述制动器为湿式制动器,所述离合器包括第二主动鼓和第二被动鼓,所述离合器的第二主动鼓与所述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离合器的第二被动鼓和所述制动器的第一主动鼓固定连接。
所述离合器的第二被动鼓和所述制动器的第一主动鼓一体成型。
所述输出齿轮空套在所述输入轴上,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齿圈花键连接。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动力源、差速器和主减速齿轮,其中,所述车辆还包括上述的自动变速器,所述动力源与所述自动变速器的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自动变速器的输出齿轮与所述主减速齿轮啮合,所述主减速齿轮与所述差速器连接以输出动力。
本发明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车辆的换挡方法,其中,所述车辆为上述的车辆,所述换挡方法包括:分别控制离合器和制动器实现低速挡、高速挡和空挡。
进一步地,所述低速挡是这样实现的:控制所述离合器分离,控制所述制动器结合。
所述高速挡是这样实现的:控制所述离合器结合,控制所述制动器分离。
所述空挡是这样实现地:控制所述离合器分离,控制所述制动器分离。
所述动力源为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自动变速器的输入轴固定连接,所述换挡方法还包括:控制电机反转,当控制所述离合器分离,控制所述制动器结合时实现低速倒挡;当控制所述离合器结合,控制所述制动器分离时实现高速倒挡。
本发明的自动变速器、包含该自动变速器的车辆及其换挡方法,通过制动器、离合器和行星齿轮机构的配合实现了低速挡和高速挡,因而体积较小、结构比较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自动变速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的结构简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处于低速挡时的示意简图,其中,粗实线表示动力传递路线;
图4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处于高速挡时的示意简图,其中,粗实线表示动力传递路线;
图5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车辆处于空挡时的示意简图,其中,粗实线表示动力传递路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由于电机在全转速范围内,大功率、大扭矩和经济性区域比较宽泛,往往不需要传统燃油车上的那种多挡变速器,但一挡变速器又略显不足,因此采用两挡或三挡变速器更适合电动汽车的动力输出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78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十四键新方码输入法
- 下一篇:多层结构的异型超白夹胶玻璃隔声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