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印刷装置用的长条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77699.8 | 申请日: | 201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8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发明(设计)人: | 坂野秀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35/36 | 分类号: | B41J3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 装置 长条 介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末端部分粘贴在芯部上而卷绕的印刷装置用的长条介质。
背景技术
对于使用了作为长条介质的墨带或打印带的以往的带印刷装置,公知有这样的装置:使热转印打印用的墨带的末端部成为透明,利用光传感器感测末端部分,由此来检测末端及末端附近(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作为同样的技术,公知有为了使光传感器能够检测末端部分而对墨带或打印带上添加多个传感器标记的装置(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9965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300764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这样的带印刷装置中,在检测墨带或带等长条介质的末端时,需要增加用于检测末端部分的传感器等部件。并且,例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示,为了使传感器能够检测带末端,需要在长条介质的末端部分上附加透光性薄膜那样的不能印刷的部分,或者需要像上述专利文献2那样附上传感器用的标记,长条介质的构造变得复杂。另外,在附上传感器用的标记时,为了防止误动作,例如可能会对在长条介质整体上附上纹样等情况造成限制。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装置用的长条介质,该长条介质从卷绕在芯部上的状态逐渐被拉出前端部分而用于印刷,其中,该长条介质不需要在印刷装置中增加用于检测末端的传感器等部件,且能够简单地进行高精度的末端检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印刷装置用的长条介质具有:末端部分粘贴在芯部上而卷绕的主体部;以及芯固定带部,其粘贴芯部与末端部分,其中,芯固定带部的粘结力大于放出卷绕在芯部上的状态的主体部所需的拉出力。
根据上述印刷装置用的长条介质,粘贴芯部与末端部分的芯固定带部的粘结力大于放出卷绕在芯部上的状态的主体部所需的拉出力,因此在印刷装置中,对于通常工作中的输送与末端部分的输送彼此而言,负荷变动存在差异。因此,印刷装置能够比较简单且可靠地进行长条介质的末端检测。并且,此时,在印刷装置中,为了监视输送长条介质的电机的工作状态而设置的已有的装置兼用于末端部分的检测,因此不需要为了进行末端部分的检测而另外设置传感器等部件。
在本发明的具体的方面中,芯固定带部的粘结力为输送前端部分的印刷装置内的驱动机构的最大输送力以下。在该情况下,在输送长条介质的末端部分时,末端部分从芯部上剥离,因此通过监视负荷的上升及下降,能够更可靠地进行末端检测。
在本发明的其他方面中,最大输送力是从输送用的驱动电机的最大拉力减去将该最大拉力传递到主体部的前端部分的传递机构的损失量后得到的。此时,具有考虑了上述损失量的最大输送力,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末端检测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其他方面中,芯固定带部是双面带,该双面带通过一方的表面与芯部贴合且另一方的表面与末端部分贴合,来连接芯部与末端部分。此时,通过设定芯部和作为芯固定带部的双面带的粘结力,由此,例如在末端部分从芯部上剥离之后,能够使芯固定带部仅残留在芯部侧。
在本发明的其他方面中,放出主体部所需的拉出力是以芯部为中心的转矩与移动负荷相加后得到的。此时,通过考虑转矩和行进负荷,能够使芯固定带部的粘结力比上述拉出力大,能够进一步提高末端检测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其他方面中,主体部是具有被实施印刷的印刷面的带状部件。此时,通过进行末端检测,能够抑制在打印过程中发生带状部件不足的状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2方面的印刷装置用的长条介质具有:末端部分粘贴在芯部上而卷绕的主体部;以及芯固定带部,其粘贴芯部与末端部分,其中,末端部分的进给方向上的长度为输送末端部分时进行末端检测所需的检测时间与主体部的输送速度的乘积以上。
根据上述印刷装置用的长条介质,末端部分的进给方向上的长度足够长,足以确保进行末端检测所需的检测时间,因此印刷装置能够比较简单且可靠地进行长条介质的末端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装配有本实施方式的长条介质的带印刷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A)是表示带印刷装置的开盖状态的外观立体图,图2(B)是表示装在带印刷装置中的带盒的外观立体图。
图3(A)是示意地表示输送时的带的状态的图。图3(B)及图3(C)是表示带的末端部分及芯固定带部的图。
图4(A)是带印刷装置的控制系统整体的框图,图4(B)是控制系统中的与带末端的检测有关的部分的框图。
图5(A)是表示带输送时的负荷变化的曲线图,图5(B)~图5(D)是表示负荷变化中的带末端的状态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76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力输送散装饲料车用罗茨鼓风机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伪酒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