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锈钢内管电解抛光用活动式电(阴)极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77527.0 | 申请日: | 2011-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3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迈诺光洁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F3/24 | 分类号: | C25F3/24;C25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7***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 电解 抛光 活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锈钢内管电解抛光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不锈钢内管电解抛光用的活动式辅助电(阴)极,可根据实际需要,移动速度可手自动调。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不锈钢管内管常常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电解抛光的处理。由于不锈钢管口径不同,长度不同,如果不在管内放置一根辅助电极的话,是不可能对不锈钢管内壁进行电解抛光的。
现有的不锈钢管内管电解抛光用电(阴)极一般采取固定的方式,将一根辅助电极插入不锈钢管内,使不锈钢管内壁与辅助电极之间灌满电解抛光液,不锈钢管连接电源正极,辅助电极连接电源阴极,通电进行加工。这种做法虽然简单,容易操作,但电解抛光质量难保证,且对于长度很长(六米以上),内径较小(比如内径为4mm)的不锈钢管,就无法加工了。
原有不锈钢内管电解抛光用固定式辅助电(阴)极存在如下问题:
1、电解抛光电流小:将一根六米长的电(阴)极插入待加工的六米长不锈钢管内,再将电解抛光药水注入,然后通电加工;电解抛光的原理一般要求阴极面积大于阳极面积(一般要求阴、阳极面积比为2∶1),才能达到良好的电解抛光效果。由于插入管内的电极直径始终小于不锈钢管内径,则电场的电流通过量非常小,达不到电解抛光应该有的效果。如果通过提高电压,来提高电流量的话,在截面积一定的情况下,流通电流过大,容易将辅助电极烧断。
2、可加工不锈钢管范围窄:由于受到不锈钢内径尺寸的限制,再考虑到电解抛光阴阳极的距离要求,使得插入管内的辅助电(阴)极会非常小,对于一些口径在毫米级的不锈钢管来说,直径过小的阴极根本无法插入长度六米的不锈钢管内,并且由于直径小,电流流通面积也会小,无法通过较大电流,往往是不锈钢管入口的两头能电解抛光到,但管的中部电流无法流到,没有任何抛光作用。而且由于插入的电极直径小,容易弯曲,很容易与不锈钢内壁相接触,产生短路,击伤内壁。对于长度越长的管子,如果是一根十二米长的管子的话,那就根本无法加工。
3、电解抛光加工产生气体多:辅助电(阴)极的长度与被加工不锈钢管长度一样长,以六米长的不锈钢管举例来讲,其辅助电(阴)极的长度也基本在六米左右,则电解抛光时,整个不锈钢管内壁在加工时,同时会产生气体,由于产生的气体在单位时间内过多,对于小口径的不锈钢管,气体往往不能立即被排出;
由于电解抛光液密度非常高(1.75左右),粘度大,再加上不锈钢管内的空间小,加工时产生的气体多,都导致了气体不能及时的从管体内排走,严重影响电解抛光效果,常常会出现管内局部有白斑出现,这都是气体积聚此处,该处没有被电解抛光到的结果。
4、抛光质量不稳定:由于不锈钢内管电解抛光用电(阴)极的缺陷,由于以上的原因,常常致使抛光质量不能保证:如果电流不够大,光亮度差;如果气体不能及时的排放,会有局部不能抛光到;加工不锈钢管的应用范围有限,一些长度非常长,口径又小的不锈钢管根据无法加工。
5、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低:传统的辅助电极安装都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安装的合理性全部由操作人员来决定,熟练工和非熟练工,由于经验的原因,其安装有差异,电解抛光出来的质量也会有差异。而且劳动强度大,难度大,特别是电解抛光液一般为酸性药水,人员的直接操作,其工作危险程度也较高。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现有的不锈钢管内电解抛光用辅助电(阴)极都存在“电解抛光电流小、加工不锈钢管范围窄、电解抛光加工产生气体多、抛光质量不稳定低、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低”等诸多问题。所以,国内现有的不锈钢管电解抛光设备加工出来的质量无法与进口不锈钢电解抛光管相竞争,不能与之相抗衡。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固定式电(阴)极进行技术创新,采用活动式电(阴)极,解决以上所提到的所有问题,提高电解抛光加工质量、稳定性,并提高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原有固定式电(阴)极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可活动式电(阴)极,且该电(阴)极移动速度可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不锈钢内管电解抛光用活动式电(阴)极具有如下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迈诺光洁工贸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迈诺光洁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75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流永磁发电机转子
- 下一篇:一种用于片上系统的单线调试接口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