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低功耗的多核共享Cache混合划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76723.6 | 申请日: | 201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5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方娟;杜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32 | 分类号: | G06F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功耗 多核 共享 cache 混合 划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低功耗的多核共享Cache混合划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片上集成的核心数目的增加,处理器表面温度也变得越来越高并呈指数增长。高功耗不仅仅意味着大量的能源消耗,热堆积和不断增加的功耗密度还将威胁到系统的稳定性。过高的功耗会限制处理器性能的提升,而如果进一步提高频率或增加缓存的容量,又会使处理器的功耗继续向上攀升,进而走入一个恶性循环。面对处理器的功耗压力,低功耗设计已经成为未来微处理器设计中的核心问题。
然而,目前对多核共享二级Cache划分策略的研究几乎都是面向吞吐量或者公平性的,面向低功耗的研究极少。仅有的面向低功耗的划分方法是在牺牲性能的基础上实现的,并没有对划分方法进行实质性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利用程序运行的局部性原理,通过私有和共享两种资源分配方式相结合来实施Cache划分,从而实现在运行同一个应用时,使用尽可能少的Cache列,关闭剩余列,达到降低系统功耗的目的。在保证系统性能方面,本发明采用了系统IPC作为评价系统性能的指标,IPC是每个时钟执行的指令数(Instruction Per Cycle)。
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动态划分策略主要分成三个步骤:初始化、划分和回溯。在算法中,有四个基本的参数:差异度阈值Rshare、回溯阈值IPC[initial]、性能损失阈值PLT和时间片t。Rshare一般取值在50%~200%,IPC[initial]取值在试验中取得,PLT取值在0~3%之间,t取值在100000~5000000个时钟周期之间。算法的主要过程如下:
1、一种面向低功耗的多核共享Cache混合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初始化:
1.1)将每个线程作为一个单独的划分单位,给每个划分单位划分一列二级Cache;
1.2)一个时间片t后,判断程序是否运行结束,结束则跳转到步骤(4),否则继续执行步骤1.3);时间片t是指将应用程序的运行时间均匀分块,每块时间称为一个时间片t;
1.3)根据公式①计算系统性能IPC[par],IPC是每个时钟执行的指令数(Instruction Per Cycle);
其中,n表示应用程序所包含的线程总数,表示线程i(1≤i≤n)的每个时钟执行的指令数,用来表征线程i的性能,根据下式②计算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67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