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76329.2 | 申请日: | 2011-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1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许博钧;林万吉;余义盛;蔡文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0 | 分类号: | G02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整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整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调整一光学模块内的元件间的相对位置的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光学装置(例如,相机、手机或光学式触控荧幕的影像撷取装置)中的光学模块内的一些元件间的相对位置通常必须通过特殊的调整机构来进行调整,以达成符合特定光学品质的要求。
然而,现有的调整机构皆只具有单向调整的功能。换句话说,现有的调整机构皆只能做单向或单轴的移动,因而会使得光学模块内的一些元件间的相对位置的调整变得不便与复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整机构,其可在三个轴向上进行做动,以利光学模块内的一些元件间的相对位置的调整。本发明基本上采用如下所详述的特征以为了要解决上述的问题。也就是说,本发明适用于调整一光学模块内的元件间的相对位置,并且包括一基座;至少一导轨,连接该基座;至少一弹簧,穿设于该导轨之上;一滑动元件,穿设于该导轨之上,其中,该弹簧抵接于该基座与该滑动元件之间;一固定元件,固定于该基座,其中,该滑动元件以滑动的方式设置于该弹簧与该固定元件之间;一平移调整螺栓,旋锁穿设于该固定元件之中,并且抵接于该滑动元件;一第一旋转元件,穿设于该滑动元件之中;一第二旋转元件,套设于该第一旋转元件之上,并且卡合于该第一旋转元件,其中,该第二旋转元件抵接于该滑动元件;一固定螺栓,以可分离的方式抵接于该第二旋转元件,并且以可分离的方式旋锁于该第一旋转元件;以及一调整元件,连接于该第一旋转元件,用以调整一待调整标的物的位置。
同时,根据本发明的调整机构,该固定元件穿设于该导轨之上。
又在本发明中,该调整机构更包括一角度调整螺丝,旋锁于该第二旋转元件之中,并且以可分离的方式抵接于该第一旋转元件。
又在本发明中,该调整机构更包括一高度固定螺丝,旋锁于该调整元件之中,并且以可分离的方式抵接于该第一旋转元件。
又在本发明中,该调整机构更包括一定位螺帽,旋锁于该平移调整螺栓之上,并且以可分离的方式抵接于该固定元件,用以固定该平移调整螺栓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调整机构,该第一旋转元件突出于该滑动元件的两相对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调整机构,该调整元件更包括至少一调整脚,以及该调整脚用以插设于该待调整标的物之中。
根据本发明的调整机构,该待调整标的物包括一光学感测元件。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至图5是本发明的调整机构的组装过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调整机构的剖面示意图;以及
图7是本发明的调整机构于一种运作状态下的平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调整机构
110~基座
120~导轨
130~弹簧
140~滑动元件
141~透孔
150~固定元件
160~平移调整螺栓
165~定位螺帽
171~第一旋转元件
172~第二旋转元件
175~角度调整螺丝
180~固定螺栓
190~调整元件
191~调整脚
195~高度固定螺丝
B1、B2~螺栓
V~垂直方向
H~水平方向
R~旋转方向
S~切面
具体实施方式
兹配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5,图1至图5为本发明的调整机构的组装过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调整机构100主要包括有一基座110、两相对的导轨120、两弹簧130、一滑动元件140、一固定元件150、一平移调整螺栓160、一定位螺帽165、一第一旋转元件171、一第二旋转元件172、一角度调整螺丝175、一固定螺栓180、一调整元件190及一高度固定螺丝195。
如图1所示,两导轨120是分别连接基座110。更详细的来说,两导轨120皆是穿设于基座110之中,并且两螺栓B1是穿设于基座110之中而分别抵接于两导轨120,如此一来,两导轨120即可连接固定基座110。两弹簧130则是分别穿设于两导轨120之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63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