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源汽车推进系统以及操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75835.X | 申请日: | 2011-0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99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C·C·斯坦库;R·T·道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11/12 | 分类号: | B60L11/12;B60L11/18;H02P27/18;H02P4/00;H02P21/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原绍辉 |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推进 系统 以及 操作方法 | ||
1.一种汽车推进系统,所述汽车推进系统包括:
第一电压源;
功率电子装置,所述功率电子装置包括耦接至所述第一电压源的多个功率开关装置;
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包括多个绕组和中性节点,其中所述多个绕组耦接至所述多个功率开关装置,并且所述中性节点使所述多个绕组互连,所述电动马达包括多个电流传感器,所述多个电流传感器中的每一个测量通过所述多个绕组中相应一个绕组的电流;
第二电压源,所述第二电压源耦接至所述电动马达的中性节点以及所述第一电压源;以及
处理系统,所述处理系统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电压源、所述功率电子装置、以及所述电动马达都处于可操作的连通中,并且所述处理系统可配置成:
基于由所述多个电流传感器测量的电流、所述电动马达的角速度和角位置生成感测的同步系电流;
确定用于所述第二电压源的期望功率流;
基于所述期望功率流、所述第一电压源和所述第二电压源的可用电压、所述电动马达的角速度以及接收的扭矩命令来生成命令的同步系电流;
基于所述命令的同步系电流和所述感测的同步系电流来生成用于所述电动马达的命令的静止电压;
将所述命令的静止电压转换成占空比;以及
基于所述占空比来操作所述多个功率开关装置,从而使得基于所述期望功率流产生具有直流DC分量的交流AC波形,其中所述多个功率开关装置在功率流向所述第二电压源的情况下产生正的直流DC分量,在功率从所述第二电压源流出的情况下产生负的直流DC分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推进系统,其中,所述功率电子装置是直流至交流DC/AC功率变换器,其包括多对晶体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推进系统,其中,所述多对晶体管中的每对晶体管都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所述多对晶体管中的每对晶体管中的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都串联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推进系统,其中,每个第一晶体管和每个第二晶体管都包括源极和漏极,并且所述第一电压源和所述第二电压源都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推进系统,其中,所述第二电压源的第一端子耦接至所述电动马达的中性节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推进系统,其中,所述第二电压源的第二端子耦接至所述多对晶体管中每对晶体管中的第二晶体管的源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推进系统,其中,所述多对晶体管中每对晶体管的第一晶体管的源极和第二晶体管的漏极都通过晶体管节点互连,并且其中所述多个绕组中的每个绕组都耦接至所述晶体管节点,其中所述晶体管节点使所述多对晶体管中各对晶体管的第一和第二晶体管互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推进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电压源的第一端子耦接至所述多对晶体管中每对晶体管中的第一晶体管的漏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推进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电压源的第二端子耦接至所述多对晶体管中每对晶体管中的第二晶体管的源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583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