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乙烯醇-聚肽-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75785.5 | 申请日: | 2011-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10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全;王发刚;李国昌;柳玉英;高巧春;王萍;巩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81/00 | 分类号: | C08G81/00;C08G81/02;C08G69/48;C08G65/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乙烯醇 聚肽 聚乙二醇 接枝 共聚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乙烯醇-聚肽-聚乙二醇的接枝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乙烯醇是一种水溶性多羟基聚合物,分子链中所含有的羟基基团(-OH)能使分子内与分子间产生强烈的氢键相互作用,可以获得物理机械性能良好的高分子材料,如良好的柔韧性和弹性等。与此同时,聚乙烯醇还具有无毒、无副作用、优良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以及无过敏反应等性能,从而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于烧伤和创伤治疗、整形手术、制备缓释药物载体、固相酶载体和人工玻璃体、人工软骨假体等[郑裕东等,中国专利,申请号02134218.0]。聚乙烯醇材料亲水性太强的缺点限制了其用途,而将疏水性链段引入聚乙烯醇分子可以改善其亲水性,从而扩展其应用范围。
两亲性聚肽共聚物,其自组装所形成的纳米胶束粒径分布窄、主链上众多的肽键在体内蛋白酶作用下易断裂降解生成无毒的小分子,是一类被广泛应用于制备纳米药物载体的共聚物。现有用于制备纳米级药物载体(载药胶束)的聚肽共聚物,主要是两亲性聚肽嵌段共聚物和以疏水性聚肽为主链、亲水链段为侧链的聚肽接枝共聚物。前者通过亲水链段大分子引发制得,后者则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得[陈涛等,中国专利,申请号200610028932.2]。
聚乙二醇具有显著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无毒、无副作用、抗凝血性等,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如:药物缓释的载体材料、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等。
先将聚肽链段引入聚乙烯醇,然后再将聚乙二醇链段引入聚肽链段,所得到的聚乙烯醇-聚肽-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集合了聚乙烯醇、聚肽、聚乙二醇三者的优点,在药学和生物医学方面势必具有良好的应用潜能。目前此接枝共聚物还未见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合了聚乙烯醇、聚肽和聚乙二醇三者优点的聚乙烯醇-聚肽-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聚乙烯醇-聚肽-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其特征在于:聚乙烯醇的分子量为20000-80000;聚肽链段的分子量为4000-8000;聚乙二醇链段的分子量为350~750。
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醇-聚肽-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1)含有端-NCO基团的聚肽均聚物的合成:在干燥的反应器内加入聚肽均聚物、二异氰酸酯、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和溶剂二甲基亚砜,惰性气氛下,于55℃~70℃搅拌反应50分钟~70分钟,终止反应,用石油醚洗掉过量的二异氰酸酯得到目标物;
2)聚乙烯醇-聚肽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在干燥的反应器内加入步骤1)所得的聚肽均聚物、催化剂和溶剂,然后再加入聚乙烯醇,惰性气氛下,于60℃~70℃搅拌反应100分钟~120分钟,终止反应,通过透析、干燥得到目标物;
3)聚乙烯醇-聚肽-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在干燥反应器内加入聚乙烯醇-聚肽接枝共聚物、催化剂和溶剂,然后再加入聚乙二醇单甲醚,惰性气氛下,于55℃~58℃搅拌反应3天~4天,终止反应,再通过透析、干燥制得目标物。
所述的聚乙烯醇-聚肽-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二异氰酸酯是甲苯二异氰酸酯、己二异氰酸酯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所述的聚乙烯醇-聚肽-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聚肽均聚物采用聚(γ-苯甲基-L-谷氨酸酯)(PBLG)、聚(γ-乙基-L-谷氨酸酯)(PELG)或聚(γ-甲基-L-谷氨酸酯)(PMLG)。
所述的聚乙烯醇-聚肽-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二异氰酸酯与聚肽均聚物的摩尔比为10~25∶1。
所述的聚乙烯醇-聚肽-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聚肽均聚物与聚乙烯醇的摩尔比为5~12∶1。
所述的聚乙烯醇-聚肽-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溶剂采用二甲基亚砜(DMSO);催化剂采用二月硅酸二丁基锡。
所述的聚乙烯醇-聚肽-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聚乙二醇单甲醚与聚乙烯醇-聚肽接枝共聚物的摩尔比为20~35∶1;溶剂采用二甲基亚砜;催化剂采用对甲苯磺酸,催化剂与聚乙烯醇-聚肽接枝共聚物的摩尔比为25~50∶1。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1、聚乙烯醇-聚肽-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易于制备,且共聚物中亲、疏水链段的相对含量可精确控制;
2、聚乙烯醇-聚肽-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是一种新型可生物降解材料,目前尚未见报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57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