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电接收器及其前端接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75725.3 | 申请日: | 201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1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薛岱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凌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6 | 分类号: | H04B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胡冰 |
地址: | 新加坡麦*** | 国省代码: | 新加坡;SG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电 接收器 及其 前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前端(front-end)电路,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两个或多个信号路径的前端电路。
背景技术
无线应用中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元件。举例而言,移动电话、膝上型电脑、移动式装置、智能手机和类似的装置均为可无线通讯的装置并且可在不同形式的通讯方式中使用无线应用。所述这些装置常常包含不同通讯功能的多个接收器。在多个接收器分享相同的无线电频率输入的无线装置中,例如一天线和其相关联的滤波器和/或开关是由多个接收器所分享的装置中,不同的接收器常常用于不同形式的通讯系统,例如Wi-Fi、蓝牙、GPS和类似装置。
图1显示一传统的双接收器10的方块示意图。该双接收器10包含一接收器前端18。该接收器前端18耦合至多个(在本范例中为两个)接收器子系统20。该接收器前端18包含一天线12和一可编程放大器14。该可编程放大器14可经调整以提供不同的放大增益给通过该天线所接收的信号。每一接收器子系统20包含混波器22a/22b。混波器22a和22b分别耦接至放大器24a和24b,而放大器24a和24b分别提供输出信号26a和26b。
为了达到最佳的接收效果,例如灵敏度,多个接收器子系统20通常在前置放大器14后连接在一起,以最小化由于信号分离的功率损失所造成的整体系统灵敏度的衰变。因为每一接收器子系统20准备接收的信号强度(通常在不同的频率下)并不相同,每一接收器子系统20通常需要前置放大器14不同的增益量。因此,共同的前端电路18优选地能同时提供每一接收器不同的放大量。然而,传统的双接收器10无法达到此一要求。
一种现有用以最佳化双接收效果的方法为对多个接收器的每一个作的设计,使得每一接收器子系统20能在固定的前置放大器增益下容忍最大的可能输入信号功率。
另一种现有方法是为所选择的接收器的大输入信号的最佳化接收来调整前端增益。然而,在前置放大器的增益对非优先的接收器太高或太低时,两个接收器的另一个的效能通常会被衰减。
第三种现有方法是对两个接收器的运作进行分时(timesharing)处理,因此两个接收器的每一个可在其为主动状态时设定最佳的前端增益。然而,该方法的缺点是多个接收器子系统无法允许同时被使用。
据此,有必要对无线装置中的多个接收器子系统提供一种有效率和低成本的方式,使每一接收器子系统可在最佳的设定下运作。本发明于此强调此一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揭示一种前端接收器。该前端接收器包含来自一信号输入端的多个传递信号的路径、多个切换机制和多个接收子系统。所述传递信号的路径中的至少一路径包含一第一放大器,而该第一放大器耦接至所述切换机制中的每一个的一第一输入端口。所述传递信号的路径中的其他路径包含一第二放大器,而该第二放大器耦接至所述切换机制中的每一个的一第二输入端口。所述接收子系统的每一个耦接至所述切换机制中的其中一个的一输出端口。每一接收子系统控制该切换机制以选择一路径。该路径取决于该信号输入端所接收的信号强度以对无线电接收而言为最佳化。
本发明揭示一种无线电接收器。该无线电接收器包含一前端接收器和一天线。该天线耦接于该前端接收器的输入端。该前端接收器包含来自一信号输入端的多个传递信号的路径、多个切换机制和多个接收子系统。所述传递信号的路径中的至少一路径包含一第一放大器,而该第一放大器耦接至所述切换机制中的每一个的一第一输入端口。所述传递信号的路径中的其他路径包含一第二放大器,而该第二放大器耦接至所述切换机制中的每一个的一第二输入端口。所述接收子系统的每一个耦接至所述切换机制中的其中一个的一输出端口。每一接收子系统控制该切换机制以选择一路径。该路径取决于该信号输入端所接收的信号强度以对无线电接收而言为最佳化。所述接收子系统的输出端耦接至至少一个解调器,藉以转换一调变的信号至数字形式或模拟形式的基频波形。
附图说明
下列图式显示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通过参照前述说明及下列图式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了解图式显示的特定实施例仅具代表性,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应受限于所示的实施例。
图1显示一传统的双接收器的方块示意图;
图2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前端结构的示意图;
图3绘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前端结构的示意图;
图4例示图3中的第二级的切换功能的运作方式;以及
图5绘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前端结构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 双接收器
12 天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凌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经雷凌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57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脆性裂纹传播性优良的焊接结构体
- 下一篇:喷墨涂敷装置以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