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树木渗透滴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74902.6 | 申请日: | 2011-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6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赫春长;徐法军;杨旗龙;刘远美;李洪光;许田芬;周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汉城市生态苗木(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5/02 | 分类号: | A01G2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2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树木 渗透 滴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木滴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树木渗透滴灌装置,具体适用于树木的灌溉。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畜牧业、园林绿化、运动场地及环境保护等行业及领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现有的节水灌溉措施主要包括有喷灌、微灌、滴灌等,其中滴灌是最常见的节水灌溉装置,它是利用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植物根部进行局部的灌溉,在水资源较贫乏的地区应用较为广泛。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045811,授权公告日为2008年4月16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集水式虹吸微灌装置,主要由集水槽、虹吸毛管组成,所述集水槽为半环状,两端封闭,集水槽上口嵌装集水盖,集水槽内环侧壁上沿水平穿过若干虹吸毛管,虽然该集水式虹吸微灌装置节水效果显著,同时还可接纳自然降水或人工补水,并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寿命长、省工省时等优点,但是由于其采用虹吸毛管对树木进行灌溉,树木根系部位的土壤直接暴露于空气中,以至于水分易从土壤的表面蒸发,而导致水分的利用率较低,同时该虹吸毛管与土壤相接触易堵塞,此外,由于该实用新型的集水式虹吸微灌装置实际使用时水是从虹吸毛管的出水口慢慢渗透至整个根系部,导致根系吸水面积较小,且根系无法快速均匀得到水分的补充,同时这种微灌装置水流对土壤的冲击较大,易造成的土壤板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水分利用率较低、水管易堵塞、吸水面积较小、土壤易板结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水分利用率较高、抗堵塞、吸水面积较大、土壤不易板结的新型树木渗透滴灌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型树木渗透滴灌装置,包括主水管,所述主水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海绵垫。
所述海绵垫呈未封闭的圆环形。
所述海绵垫的外表面可拆卸的设置有一层过滤网罩。
所述海绵垫的外表面可拆卸的设置有一层防晒隔水薄膜。
所述海绵垫的外表面可拆卸的设置有一层过滤网罩,所述过滤网罩上可拆卸的设置有一层防晒隔水薄膜。
所述海绵垫的侧壁上设置有入水插口,所述入水插口通过支路输水管道与所述主水管相连接。
所述主水管为软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由于本发明的一种新型树木渗透滴灌装置包括主水管,在该主水管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海绵垫,利用海绵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可达到蓄水的目的,另外利用海绵饱和渗水的特性对树木根系部位的土壤进行渗透滴灌,使用时将海绵垫放置于树木根系部土壤的表层,可有效的防止水分从土壤的表层蒸发,从而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因此本发明水分利用率较高。
2.由于本发明的一种新型树木渗透滴灌装置采用海绵垫作为输水终端从而取代了传统的塑料滴头或者喷头,避免了塑料滴头或者喷头易堵塞的现象,因此本发明抗堵塞。
3. 由于本发明的一种新型树木渗透滴灌装置采用海绵垫作为输水终端,使用时海绵垫覆盖于整个根系土壤的上部,由于海绵具有较强的吸水性,从而可以使水快速均匀的充满整个海绵垫,水再从整个海绵垫的底部同时渗透至土壤中,增大了吸水面积,以至于树木的根系可以同时吸收到水分,此外还避免了水直接冲击土壤而造成土壤板结的现象,因此本发明吸水面积较大、土壤不易板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海绵垫的剖面图。
图中:主水管10,海绵垫12,入水插口14,支路管道16,过滤网罩18,防晒隔水薄膜20,劫水阀22,链接扣2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汉城市生态苗木(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嘉汉城市生态苗木(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49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睾丸假体
- 下一篇:无卤阻燃ABS改性材料及使用该材料制作刀具刀把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