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天麻中制备天麻苷元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74852.1 | 申请日: | 2011-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6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苏刘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泽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7/22 | 分类号: | C12P7/22;C07C39/11;C07C37/84;B01D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2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麻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天麻中制备天麻苷元的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酶解法结合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制备天麻苷元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干燥块茎。天麻具有平肝息风、止痉之功效,用于治疗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症。近年来研究发现,天麻还具有保护神经细胞、抗惊厥、镇静催眠、镇痛、增强免疫及抗炎、抗衰老作用。
天麻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天麻素、天麻苷元、香草醛、香草醇、倍半萜类、嘌呤类等。天麻苷元,又名对羟基苯甲醇,无色或浅黄色针晶状物质,是天麻素水解后的产物。分子式:C7H8O2;熔点:112~115℃;物理性质:易溶于甲醇、乙醇和丙酮,可溶于氯仿、乙醚,微溶于水。药理研究表明,天麻苷元的中枢抑制效应与天麻素相当,且毒性较小。专利“一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天麻苷元透皮凝胶剂”(申请号:201010109013.4),该专利研究表明以天麻苷元为有效成分制成的透皮凝胶剂,具有良好的透皮特性,给药后能迅速经皮肤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发挥镇静催眠等药理作用。另外,天麻苷元还具有较明显的镇痛作用,张怡平等通过药理实验研究表明不同剂量的天麻苷元能明显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的特点。
天麻苷元还可作为医药中间体进一步合成其他物质,如专利“制备比索洛尔及其盐的改进方法”(申请号:02141064.X),该专利公开了一种以天麻苷元为原料合成制备富马酸比索洛尔的方法。
现有对天麻药材有效成分的分离研究,主要停留在以天麻素为指标的天麻提取物的纯化方面。对天麻苷元的提取分离涉及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效率高的天麻苷元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从天麻中制备天麻苷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a.酶解:将天麻药材粉碎,加入pH4~5.5的稀盐酸浸渍,再加入复合酶保温水解3~8h,水解结束后药材在60℃条件下烘干;
b.超临界萃取:将上述烘干物置于萃取釜中超临界CO2萃取,收集天麻苷元萃取物;
c.结晶:将上述萃取物用甲醇加热溶解结晶2~4次,即得产品。
所述步骤a中复合酶是β-葡萄糖苷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组合物,用量是药材量的2~5%。
所述步骤a中复合酶的酶解步骤为:将复合酶溶于pH4.5~5.5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再加入至物料中,搅拌充分,保温在45~70℃条件下水解。
所述步骤b中的超临界CO2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18-30MPa,萃取温度28-35℃,萃取时间1.5-3h,解析压力6-10MPa,温度15-25℃,CO2流速为18-22L/h,夹带剂可选丙酮、甲醇、乙醇液,优选乙醇液,加入量为药材量的10-20%。
所述步骤c中的结晶步骤为:萃取物用甲醇加热溶解,滤除不溶物,回收甲醇至小体积,放置结晶得产品。
综上所述,本发明存在以下优点:
1)采用酶解法水解天麻素中的糖苷键,得到天麻苷元,反应条件温和,经济环保。
2)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提取能耗少,萃取剂二氧化碳可反复利用而且对环境无污染。
3)采用本方法提取方法简单易行、效率高、样品损失少,并可保护产物的稳定性。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列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天麻药材粉碎物1kg,加入5LpH4的稀盐酸浸渍3h,取20g复合酶溶于pH4.5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再将缓冲液加入至料液中搅拌均匀,保温45℃水解8h,水解结束后药材在60℃条件下烘干,将烘干物置于萃取釜中超临界CO2萃取,设定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18MPa,萃取温度28℃,解析压力6MPa,解析温度15℃,CO2流速为18L/h,待萃取罐条件稳定后,泵入丙酮作为夹带剂,用量为100ml,萃取1.5h,在分离釜中收集天麻苷元萃取物,用甲醇加热溶解,滤除不溶物,回收甲醇至小体积,放置结晶2次得天麻苷元4.1g,含量87.1%。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泽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泽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48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型聚乙烯预混助剂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聚合物致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