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野生鱼中草药型饲料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73968.3 | 申请日: | 2011-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3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万义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义彬 |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4;A23K1/10;A23K1/16;A23K1/175 |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青***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野生 中草药 饲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饲料,尤其涉及一种仿野生鱼中草药型饲料。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对动物蛋白等营养的需求不断增长,促进了全球养殖业的高速发展,也促进了饲料产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全价饲料也不断涌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发现虽然饲料技术快速发展了,但养殖的动物不管是家禽、牲畜还是水产品,他们无论是在色泽、口感、肌肉松紧度等方面跟野生的同类均无法相比。野生鱼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鱼肉蛋白质高达18%左右,而且氨基酸含量丰富、均衡,它含有二十多种氨基酸、维生素A、D、E、K和B1、B2等,矿物质含量也很丰富,还含有人体必需的Ca、K、Na等离子。鱼肉易消化,人体对鱼肉的吸收率高达85%,而对其它肉类的吸收率不足80%,野生鱼具有益智健脑等作用,常食野生鱼,可以提高智商,多吃鱼可以预防随着年龄增长所引发视网膜黄斑部退化,维生素A可以提高人们的视力,并且能防止皮肤粗糙和干燥,使皮肤光滑,B2和维生素E则有延缓衰老,防止皮肤产生皱纹,使青春常驻,这是人工饲养的鱼和其它禽肉类不能比美的。野生鱼类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科学家发现常吃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可以减少常见癌症发生的危险,可以降低乳腺癌和结肠癌的发病率,对前列腺癌也有预防效果。同时,野生鱼体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炎症有减缓作用,并且可以减少病人服用抗炎药物的剂量,还可以起到降低胆固醇、软化血管、防止冠心病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仿野生鱼中草药型饲料,混合中草药作为饲料,改善鱼、虾产品的肉质风味、排除鱼、虾产品的体内药残,效果十分显著,不是野生水产品胜过野生水产品。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原料:
豆粕 18%
海藻粉 3%
棉粕 15%
菜粕 35%
鱼粉 2%
米糠 13.15%
次粉 10%
茵陈 0.1%
柴胡 0.1%
艾叶 2%
七叶参 0.1%
灵芝 0.05%
满山香 0.1%
桑树藤 0.2%
白蜡树子 0.1%
猴檀 0.2%
一年蓬 0.1%
多维 0.5%
多矿 0.3%。
将上述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1、有良好的诱食作用,本品富含有组氨酸、精氨酸、谷氨酸,对草鱼、鲤鱼、鲫鱼、鲢鱼、虾、泥鳅等均有不同程度诱食作用,并能有助改善有关鱼、虾在疾病或应激状态下摄食量下降的状况;2、提高鱼、虾生产性能,本品富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并含有未知营养因子,因此,可有效地补充、完善、平衡饲料的营养水平,使饲料趋向全价化,从而提高饲料在鱼、虾体内的消化、吸收、促进生长,较好发挥生产性能;3、仿野生技术增色效果明显:本品含有叶黄素、胡萝卜素为天然的优质增色剂,在草鱼、鲢鱼、鳙鱼、青虾等水生动物饲料中添加1%-2%中草药,鱼类皮肤、色泽提高4-5个级别,色泽和野生鱼、虾相似,且肉产品风味有所提高;4、改善鱼、虾肉产品品质,排除鱼、虾产品体内的药残,仿野生鱼中草药型饲料富含有与香、鲜相关的谷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等氨基酸。能改善人工养殖鱼、虾产品的肉品风味,极显著提高鱼、虾产品中多种功能性营养成份的含量(如:VE不饱和脂肪酸等)。鱼、虾饲料中添加了3%中草药,皮肤色泽提高了4个级别以上,瘦肉率提高11.4%,腹脂肪减少3.5%,肌肉硬度加强,其肉质原有的土腥味降低,香、鲜味增加,烹调后鱼、虾肉及汤的香、鲜味可与野生鱼、虾相媲美;5、可防控鱼、虾出血病、赤皮病、肠炎、 腮病、竖鳞病、细菌感染性等疾病,以及鱼、虾类浮头、泛塘也有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按总重量100kg计算:豆粕18kg、海藻粉3kg、棉粕15kg、菜粕35kg、鱼粉2kg、米糠13.15kg、次粉10kg、茵陈0.1kg、柴胡0.1kg、艾叶2kg、七叶参0.1kg、灵芝0.05kg、满山香0.1kg、桑树藤0.2kg、白蜡树子0.1kg、猴檀0.2kg、一年蓬0.1kg、维生素D 0.5kg、多矿0.3kg,将上述原料混合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义彬,未经万义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39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