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药物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73541.3 | 申请日: | 201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1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路正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路正平 |
主分类号: | A61K36/90 | 分类号: | A61K36/90;A61P17/00;A61P25/02;A61K35/02;A61K35/56;A61K35/58;A61K35/62;A61K35/64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马秦锁 |
地址: | 0462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神经性皮炎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具体是涉及一种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药物,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皮肤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明显的皮肤损害。多发生在颈后部或其两侧、肘窝、国窝、前臂、大腿、小腿及腰骶部等。常成片出现,呈三角形或多角形的平顶丘疹,皮肤增厚,皮脊突起,皮沟加深,形似苔藓,常呈淡红或淡褐色。
神经性皮炎为常见多发性皮肤病,多见于青年和成年人,儿童一般不发病,夏季多发或季节性不明显。
目前对神经性皮炎的原因尚不明了,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过度紧张、兴奋、忧郁、疲劳、焦虑、急躁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皆可能是神经性皮炎的诱因;局部刺激、搔抓、衣领的摩擦、过敏体质、多吃刺激性食物等,也可能引起神经性皮炎。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湿热毒邪蕴于肌肤,阻滞经络,日久生风化燥,肌肤失养所致。临床多用皮质激素制剂治疗,但效果不理想,复发率高,药物副作用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根治神经性皮炎,而且可以避免反复发作,无毒副作用的药物。
本发明的药物是以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得到的药剂:
生 黄 芪 10~30 白 鲜 皮 10~15
地 肤 子 10~15 白 茅 根 10~15
白 蒺 藜 10~12 苦 参 6~12
土 茯 苓 10~30 生 地 10~30
牡 丹 皮 10~15 薏 苡 仁 10~30
黄 苓 10~15 苍 术 10~15
龙 骨 10~30 牡 蛎 10~30
乌 蛇 5~10 地 龙 5~10
水 蛭 5~10 茯 神 10~30
枳 壳 10~15 甘 草 3~5。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药物是以下述重量份数的中药为原料药制备得到的药剂:
生 黄 芪 10~20 白 鲜 皮 10~13
地 肤 子 10~12 白 茅 根 10~12
白 蒺 藜 10~12 苦 参 6~8
土 茯 苓 10~20 生 地 10~20
牡 丹 皮 10~12 薏 苡 仁 10~20
黄 苓 10~12 苍 术 10~15
龙 骨 10~20 牡 蛎 10~20
乌 蛇 5~8 地 龙 5~10
水 蛭 5~8 茯 神 10~20
枳 壳 10~13 甘 草 3~5。
可以将所述药物制成药剂学上的任何一种剂型,如片剂、丸剂、散剂、胶囊剂等,本发明药物优选胶囊剂。
将本发明药物具体制备方法是:
a)将所述重量份数的中药用清水洗净备用;
b)乌蛇、地龙分别加黄酒能够搅拌均匀为止,用小火炒至微黄色时取出晾干备用;
c)将滑石粉放入锅内炒热,加入水蛭用小火炒至水蛭完全膨化,质酥色黄时取出,加入醋浸湿后捞出晾干备用;
d) 将其余药物用水浸泡30分钟与所述炮制药物放入煎药锅内,加水淹没中药,加热至沸点后煎煮1h,过滤得滤液,用此法连续煎煮三次,合并滤液,浓缩成50℃相对密度为1.25~1.30的稠膏,干燥粉碎后得到药物活性组分,将药物活性组分与淀粉混合制成胶囊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路正平,未经路正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35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