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良溴化乙啶染色法快速检测基因组DNA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73375.7 | 申请日: | 201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4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高兵;芦秀丽;刘健;邓智先;朱志强;王有亮;刘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34 辽宁省沈阳市黄河北大街***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溴化乙啶 染色 快速 检测 基因组 dna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实验技术发明,改良的检测方法准确率比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有显著提高,节省时间,提高DNA检出效率,同时,可减少基因组DNA的上样量。这种改良的溴化乙啶(EB)染色方法适用于大规模基因组DNA样本的快速检测,但不能用来确定DNA片段大小。
背景技术
近年来,基因组DNA提取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命科学的许多领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更为人类利用基因组DNA遗传密码破解疾病机制奠定了基础,成百上千例DNA样本量的病例-对照相关性研究越来越多的被用于发现疾病致病基因和相关变异位点。
传统的基因组DNA提取后的检测方法是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溴化乙啶染色,但这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重复性较差,需要样本DNA上样量较大,通常为5-10μl,当提取的基因组DNA含量低时,通常不易观察到阳性结果。此外,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法用于检测大量基因组DNA样本时,显的有些费时,费材,费力。考虑到琼脂糖凝胶电泳/溴化乙啶染色的这些缺点,本发明介绍一种改良的溴化乙啶染色快速检测样本基因组DNA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良的溴乙啶染色快速检测样本基因组DNA的方法。此改良方法节省时间,敏感性比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有显著提高,并可减少基因组DNA的上样量,节省DAN样本。
本发明的实验方法为剪切20×40mm的PARAFILM“M”封口膜,按照检测样本数在封口膜上间隔50mm间距均匀点样2μl 0.5μl/ml溴化乙锭,分别吸取2μl待检DNA样本与封口膜上溴化乙啶充分混合,同时每张封口膜预留1-2处溴乙锭阴性对照,室温下静置1-2mins,将封口膜置于暗箱式双光紫外仪下观察,记录或拍摄封口膜上点样的亮度,DNA阳性点样呈橙红色,DNA阴性点样呈无色。
封口膜大小依检测样本数量多少而定,点样保留适当间隔即可。每次点样溴化乙锭用量可0.5-5μl,DNA用量可0.5-5μl。
对点样明亮度的观察,以同时设定的溴化乙啶阴性对照对基准。
改良的溴化乙啶染色法快速检测基因组DNA,可用于初略估计DNA浓度。
本发明通过对灭菌蒸馏水、溴化乙啶、DNA和溴化乙啶+DNA分组对比观察,溴化乙啶+DNA组与其他组存在明显亮度差。(如图1)
本发明将DNA样本稀释2x、4x、8x、16x、32x后,同时进行改良法与传统凝胶电泳法检测。改良法在稀释32x后仍可见点样亮度;而凝胶电泳检测法在8x稀释后即不能检出。(如图2)
本发明对161例正常人采集末梢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对改良溴化乙啶染色法和凝胶电泳法检测基因组DNA的敏感度进行比较(如图3)。结果发现,改良法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凝胶电泳法(p=0.000005)(如图4)
本发明可用于制作DNA检测芯片和日常科研工作中的DNA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改良法检测基因组DNA
图2、改良法和电泳法检测稀释的基因组DNA结果
图3、改良法和电泳法检测基因组DNA结果比较
图4、改良法和电泳法检测161例样本基因组DNA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剪切20×40mm的PARAFILM“M”封口膜,按照检测样本数在封口膜上间隔50mm间距均匀点样2μl 0.5μl/ml溴化乙锭,分别吸取2μl待检DNA样本与封口膜上溴化乙啶充分混合,同时每张封口膜预留1-2处溴乙锭阴性对照,室温下静置1-2mins,将封口膜置于暗箱式双光紫外仪下观察,对比溴化乙啶阴性对照,明亮点样为DNA阳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医学院,未经沈阳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33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式双工远程组网有线对讲机
- 下一篇:无线集群对讲系统及无线耳麦与接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