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扩张式触发钓具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73195.9 | 申请日: | 2011-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5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钟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明华 |
| 主分类号: | A01K99/00 | 分类号: | A01K99/00;A01M2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504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扩张 触发 钓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钓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以同时在陆地与水中使用的、具有扩张机械设置的触发式钓具。
背景技术
钓具,俗称“鱼钩”,是一种人们在日常渔业生产中经常使用的、用来捕获鱼类的工具之一。
目前公知的钓具,大多为高强度金属丝所制,形状为单向弯勾结构,钩尖上带有倒刺,以防被钓鱼类挣扎逃脱。公知的钓具具有制作简单、使用简单的特点,能在渔业生产中能发挥一定的钓捕作用,但其钓捕功能往往是被动式的,只有在鱼类以一定方向、以一定角度完全吞食了钓具中诱饵时,钓具才能发挥作用,使吞食诱饵的鱼类上钩。当鱼类吞食诱饵的角度、方向、力度、深度等因素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时,钓具便可能失去钓捕的作用。
另外,目前公知的钓具,其适应对象往往仅限于鱼类,其适应范围往往仅限于水中,对于陆地上一些有害动物的清剿钓捕,公知的钓具便显得无能为力,从而制约了钓具的使用范围和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为克服公知钓具功能单一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独特的扩张式触发钓具。该钓具除了能够像普通钓具一样钓捕水中鱼类之外,还可以直接应用于陆地,钩钓捕获一切吞食钓饵的兽类动物(如家鼠、田鼠、黄鼠狼、山猫、土狗等)。另外,本发明所提供的钓具,一反公知钓具的被动式钓捕方式,而采用灵敏的触发机构,只要猎物稍微触动诱饵(不管其是否吞食诱饵),钓具中的钓钩即迅猛扩张弹出,勾搭住猎物口吻部;猎物越是向后拉扯挣扎,钓具钓钩就勾搭得越紧。同时,本发明所提供的钓具采用弹性缓冲机制,杜绝了猎物因强力扭断、破坏钓具而逃脱的可能。
本发明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⑴ 使用高弹性的合金结构钢作为钓具材料,利用材料的弹性模量作为钓具触发扩张的动力。
⑵ 将高弹性合金结构钢设计为开放式弹簧圈形状,在弹簧圈两端各设置一对等长的扩张柄,确保钓钩在触发扩张时具有足够的距离和适当的力度。
⑶ 将扩张柄的末端设计三棱截面的细长把柄(即为钓杆),一方面以减小钓具设伏捕猎时的目标,防止钓具被猎物发现,另一方面以钓柄截面的尖锐棱角,阻止某些陆地猎物在被钓上钩时使用前爪对钓具进行按压。
⑷ 在钓杆末端各设置一钓钩,钩尖向外;当两个钓钩相背重合时,可形成双向蓄势待发态势;当猎物激活钓具触发机构时,两个钓钩可以沿着相反方向向外弹出,用钩尖勾搭住猎物嘴吻内腔。
⑸ 在扩张柄与钓杆的交接处,各设置一按摄台,作为用户使用、抓捏钓具的着力之处;按摄台表面设置若干条防滑槽,以防钓具在用户手中滑脱,出现误伤情况。
⑹ 在扩张柄内侧,各设置一卡耳;两个卡耳之间,高度略为错开,便于两条扩张柄相向合拢时,两个卡耳可以相互重叠,形成一个同一轴线的贯通耳洞。
⑺ 设计一触发针,当两个卡耳重叠时,用其一端贯穿卡耳耳洞,固定两个卡耳之间的相互位置,使整个钓具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当触发针退出卡耳耳洞时,使卡耳所连接的扩张柄能够在弹簧圈弹性模量的作用下迅猛弹出,钓捕猎物。
⑻ 将触发针用于贯穿卡耳耳洞的一端设计为圆锥形,以便于穿过和退出卡耳耳洞。
⑼ 将触发针的另一端与拉环连接,便于钓具的固定或拉动触发。
与公知的钓具相比,本发明可以取得以下有益效果:
⑴ 钓捕鱼类──与公知的钓具一样,可利用钓具的钩尖部分,钓捕海洋、江河、湖泊、溪流、池塘、山潭、水库等水中的鱼类。
⑵ 钓捕兽类──利用钓具的触发机制,通过反向弹出的钓钩,钓捕平原、山地、丘陵、沟渠、水田、林地、灌丛等陆地中一切有害于农作物及其人畜的兽类。
⑶ 钓捕鼠类──本发明所产生的钓具,可作为灭鼠器具,钓捕家中、农宅、仓库、田地、林地中的家鼠、田鼠、山地鼠以及其它鼠类。
⑷ 适应范围广──通过钓具扩张机制,拓展钓具钩尖的作用距离,使钓捕对象的范围,比同一规格的公知钓具扩大五倍以上,既可以钓捕小猎物,也可以钓捕大猎物,适应范围广。
⑸ 防逃脱功能强──通过钓具中弹簧的扩张功能和缓冲功能,可使钓钩牢固勾搭住猎物的嘴腔,消解猎物挣扎逃脱的力度,有效防止猎物因硬性扯脱、折断钓具而逃脱的可能。
另外,本发明实施简单,制造简易,所形成的产品结构美观大方,坚实耐用,使用方便,具有较开阔的市场空间和具有较高的经济附加价值。
下面,结合一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组织结构示例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零件示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明华,未经钟明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31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