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温用镁合金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72411.8 | 申请日: | 2011-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6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 发明(设计)人: | 金世侊;徐祯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生产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22C23/02 | 分类号: | C22C23/02;C22C1/02;C22C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丁香兰;庞东成 |
| 地址: | 韩国忠***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镁合金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高温用镁类合金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镁或镁合金熔解成液态;
向熔解有上述镁或镁合金的金属溶液表面添加0.5重量%~4.0重量%的CaO;
通过上述金属溶液和所添加的上述CaO的表面还原反应烧尽CaO,使CaO至少基本上不残留于反应物中;及
使上述通过表面反应生成的Ca在上述镁或镁合金中至少反应一部分,以生成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用镁类合金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向上述熔解有镁或镁合金的金属溶液表面添加最终Ca目标重量的1.4倍的CaO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用镁类合金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所添加的CaO为1.0重量%~3.5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用镁类合金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Ca的量为0.8重量%~2.4重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温用镁类合金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Mg合金的最终成分为Al:6.0重量%~8.0重量%,Mn:0.1重量%~0.3重量%,Sr:0.2重量%~0.3重量%,Zn:0.04重量%以下,Sn:0.9重量%以下,而剩余为M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用镁类合金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所生成的化合物至少为Mg2Ca或Al2Ca或(Mg、Al)2Ca中的一种。
7.一种高温用镁类合金,其特征在于:向镁或镁合金的金属溶液添加0.5重量%~4.0重量%的CaO之后,通过上述CaO的还原反应,烧尽上述CaO的一部分或全部,以使Ca和上述镁类合金中的Mg元素或构成合金的其他元素结合生成化合物,从而使Mg合金的高温机械物性大于直接添加CaO制造而成的相同成分的Mg合金的高温机械物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温用镁合金,其特征在于:上述高温机械物性为高温屈服强度或高温拉伸强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温用镁合金,其特征在于:上述所添加的CaO为1.0重量%~3.5重量%。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温用镁合金,其特征在于:上述Ca的量为0.8重量%~2.4重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高温用镁合金,其特征在于:上述Mg合金的最终成分为Al:6.0重量%~8.0重量%,Mn:0.1重量%~0.3重量%,Sr:0.2重量%~0.3重量%,Zn:0.04重量%以下,Sn:0.9重量%以下,而剩余为Mg。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温用镁合金,其特征在于:上述所生成的化合物至少为Mg2Ca或Al2Ca或(Mg、Al)2Ca中的一种。
13.一种高温用镁类合金,其特征在于:向镁或镁合金的金属溶液添加0.5重量%~4.0重量%的CaO之后,通过上述CaO的表面还原反应,烧尽上述CaO的一部分或全部,以使Ca和上述镁类合金中的Mg元素或构成合金的其他元素结合生成化合物,从而使Mg合金的高温延伸率及高温蠕变变形率小于直接添加CaO制造而成的相同成分的Mg合金的高温延伸率及高温蠕变变形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高温用镁合金,其特征在于:上述所添加的CaO为1.0重量%~3.5重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高温用镁合金,其特征在于:上述Ca的量为0.8重量%~2.4重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高温用镁合金,其特征在于:上述Mg合金的最终成分为Al:6.0重量%~8.0重量%,Mn:0.1重量%~0.3重量%,Sr:0.2重量%~0.3重量%,Zn:0.04重量%以下,Sn:0.9重量%以下,而剩余为Mg。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高温用镁合金,其特征在于:上述所生成的化合物至少为Mg2Ca或Al2Ca或(Mg、Al)2Ca中的一种。
18.一种高温用镁类合金,其特征在于:向镁或镁合金的金属溶液添加CaO,以通过上述CaO的还原反应制造Mg合金,而较之直接添加CaO制造而成的相同成分的Mg合金,在其常温机械物性中,强度和延伸率同时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生产技术研究院,未经韩国生产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241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毒柜器皿架支承座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中药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