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树莓籽油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71311.3 | 申请日: | 201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7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张佰清;冯松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今日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302 | 分类号: | A23L1/302;A23D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6 辽宁省抚***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树 莓籽油 软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籽油软胶囊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树莓籽油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树莓籽是红树莓加工果汁果酱等液态食品后的副产物,约占果实重量的10%左右。树莓籽油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很高的保健功能。
据测定,树莓籽中含油量一般为14.6%~18%,其中有0.73%~1.10%的植物甾醇,亚油酸,α-亚油酸,油酸和硬脂酸是树莓籽油的主要成分。另外,由于树莓籽油中维生素E含量较高,高于葵花籽油和葡萄籽油中维生素E含量,所以树莓籽油具有高稳定性。树莓籽油成分以高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树莓籽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1%~98%,其中亚油酸是主要成分,树莓籽油中的亚油酸含量均超过50%,明显高于花生油、菜籽油及著名的食用油-杏仁油和扁核木油,不同树莓品种之间含量略有不同。树莓种籽中的脂肪酸多以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红树莓中亚麻酸含量28%~36%。油脂的不饱和酸(UFA)含量都在90%以上,远远高于大豆、花生、牛油和猪油,与杏仁油相当;而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又远远低于大豆、花生、牛油和猪油。树莓籽油具有降低血脂、胆固醇和血压、抗血栓、抗动脉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增强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症,防癌等多种作用。作为一种稀有的芳香油,还有显著的抗氧化、抗炎、防晒、防汗、滋润等功效。
将树莓籽油软胶囊化,作为传统容器直接包装保藏以外的一种新技术,可以防止油脂由于外界保藏条件变化引发理化性质的改变,防止同其他物质反应,减少热敏性破坏,防止氧化,可以掩盖其不良气味或口味,可使树莓籽油的各项有益成分长期稳定保存。
经检索,目前还没有发现以树莓籽、或树莓籽油为主要原料生产树莓软胶囊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目前红树莓经提取果汁后,树莓种籽作为废物丢弃物排放,不但污染了环境,还浪费了资源,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树莓籽进行深加工,将费弃物变费为宝提高,一种树莓籽油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优点是:1.以树莓籽为原料制成直接食用的树莓籽油,变废为宝,提高了树莓产业的附加值;2.采用溶剂浸提法,工序简单,设备简便易行,克服了物理挤压法存在残油的不足,确保了树莓籽的出油率;3.生产效率高,通过降低温度或采用超声波辅助萃取,提高出油率,出油快,技术可靠,经济易行;4.使用范围广,大、中、小企业均可采用。
采用红树莓加工的副产物树莓籽,经干燥、拣选、粉碎、溶剂萃取、溶剂回收、过滤、离心分离等得到树莓籽粗油,通过水化脱胶、碱法脱酸、活性炭脱色等,得到精制的树莓籽油。用水:明胶:甘油作为胶壳材料,精制的树莓籽油为内容物,经化胶→压制软胶囊→硬化定型→洗擦丸→干燥→检丸、记数、包装,制取树莓籽油软胶囊。
本发明一种红树莓籽油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将新采摘或速冻贮藏红树莓果解冻后,用打浆机打浆,果肉浆生产果汁,分离得到的种籽作为红树莓籽油的原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将树莓籽用粉碎机粉碎到80-120目,加入浸提容器内,与溶剂石油醚混合;
b、在35~40℃温度下进行超声波处理,保持20~30分钟;
c、将提取液过滤分离;
d、通过常压或真空蒸馏回收溶剂,得到红树莓籽油产品;
e、按配方称取红树莓籽油原料、明胶和甘油;
f、进行化胶,其中明胶∶甘油∶水=1∶0.3-0.5∶1,化胶温度60-75℃;
g、采用滴丸机生产软胶囊剂,将树莓籽油加入贮液料斗中;明胶浆液加入胶浆斗中,并保持温度60-75℃,经滴丸机定量控制器使液体定量地通过滴丸机的双层滴头,盛软胶囊容器中放入液体石蜡冷却液。根据每一胶囊内含树莓籽油量,调节好出料口和出胶口,制出软胶囊;
h、将制得的软胶囊擦去液体石蜡膜,于10-15℃冷风干燥,再用20-30℃烘干;
i、将干燥后的软胶囊用石油醚洗涤1-3次,除去丸粒外层液体石蜡;
j、将经石油醚洗涤后的软胶囊,再经过95%乙醇洗涤后,于30-40℃烘干,直至水分达到12-14%;
k、拣出废丸、记数、包装,即得到树莓籽油软胶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a、将50公斤树莓籽用粉碎机粉碎到80目,加入浸提容器内,与100公斤溶剂石油醚混合;
b、在35℃温度下进行超声波处理,保持30分钟;
c、将提取液过滤分离;
d、通过常压回收溶剂,得到红树莓籽油产品10公斤;
e、按配方称取红树莓籽油原料、明胶和甘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今日农业有限公司,未经辽宁今日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13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