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道流水式培育鲥鱼幼鱼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70609.2 | 申请日: | 201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4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邱顺林;陈大庆;刘绍平;段辛斌;王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23K1/18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技经专利事务所 42219 | 代理人: | 韩志刚 |
地址: | 434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道 流水 培育 鲥鱼 幼鱼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涉及到环道流水式培育鲥鱼幼鱼的方法。
背景技术
鲥鱼(Tenuaeosa reevesii)是我国的名贵经济鱼类,每年春末夏初性成熟鲥鱼由海洋进入江河产卵繁殖,鲥鱼一般在海洋中生活2-3年后,于每年的6月份溯河进入珠江,钱塘江、长江中进行繁殖,幼鲥鱼长到8-10厘米,在每年的11月份以后江海口进行育肥。由于捕捞过度及兴建水利工程、工业污染等原因鲥鱼资源濒危,现仅在珠江口及东南沿海存有少量的鲥鱼。因此通过鲥鱼的人工繁殖和养殖途径来救护资源濒危的鲥鱼,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鲥鱼仔鱼的培育又是鲥鱼的养殖基础。幼鲥以浮游动物为饵料,深秋幼鲥由江河入海育肥。我国鲥鱼资源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衰退,现已几近濒危。采用人工养殖鲥鱼是保护和恢复鲥鱼资源的有效措施之一。而提高鲥鱼育苗阶段的幼鲥成活率,是解决鲥鱼养殖所需苗种来源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环道为水体,同时提供水质清新、溶氧较高的水体环境,以浮游动物为饵料的环道流水式培育鲥鱼幼鱼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环道流水式培育鲥鱼幼鱼的方法,所述培育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1)、培育环境:采用3m3 -7m3的环道水体,鲥鱼仔鱼在环道内在25-30℃温度下孵化出膜后,留在环道内培育,环道水体中水的流速为0.1-0.24m/s,水温为27-34℃,pH值为7.0-7.4;
(2)、环道用水:先将水引入一个体积为250m3的蓄水池中,静置50-60分钟后,再经管道引入环道水体中,形成循环水流;
(3)、培育密度:鲥鱼幼鱼培育密度为每升水中放养6-12尾鲥鱼幼鱼;
(4)、培育方法:自鲥鱼孵化后第三天开始,将从池塘中捞取的浮游动物,用50目筛绢过滤洗净后投喂,在孵化后的第4-10天内,每升水中投喂1000-2000个浮游动物,在孵化后的第11-15天内,浮游动物的投喂量为池中鱼体总量的1.5倍,每日早、中、晚各投喂一次,且每日一次用皮管吸出池底污物,经一个月的培育,当幼鲥全长达23-33mm时,放入大池中喂养;
(5)、鱼病防治:在幼鲥培养7-10天后,幼鲥易感染车轮虫病,此时,在100份重量份组分的淡水中加入1份重量份组分的食用盐,形成盐度为1%的杀虫水液,每隔1小时检查一次环道流水中的盐度值,当流水中的盐度值低于1%时,加入食用盐,确保流水中的盐度值达到1%,每隔4小时检查一次幼鲥鱼体病虫情况,当发现已消除车轮虫感染后,立即停止向流水中加入食用盐的操作。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为:
1、培育环境具有水质清新、溶氧高的特点,适合幼鲥的生长,成活率高;
2、为幼鲥提供营养丰富的天然生物饵料,利于幼鲥的生长发育;
3、培育系统操作方便、运行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1、培育环境:采用7m3的环道水体,鲥鱼仔鱼在环道内在25-30℃温度下孵化出膜后,留在环道内培育,环道水体中水的流速为0.2-0.24m/s,水温为29-34℃,pH值为7.0-7.4;
2、环道用水:先将水引入一个体积为250m3的蓄水池中,静置60分钟后,再经管道引入环道水体中,形成循环水流;
3、培育密度:选用鲥鱼幼鱼为平均体长2.64mm,平均体重0.4mg,鲥鱼幼鱼培育密度为每升水中放养12尾鲥鱼幼鱼;
4、培育方法:自鲥鱼孵化后第三天开始,将从池塘中捞取的浮游动物,用50目筛绢过滤洗净后投喂,在孵化后的第4-10天内,每升水中投喂1000-2000个浮游动物,在孵化后的第11-15天内,浮游动物的投喂量为池中鱼体总量的1.5倍,每日早、中、晚各投喂一次,且每日一次用皮管吸出池底污物,经一个月的培育,当幼鲥全长达23-33mm时,放入大池中喂养;
5、鱼病防治:在幼鲥培养7-10天后,幼鲥易感染车轮虫病,此时,在100份重量份组分的淡水中加入1份重量份组分的食用盐,形成盐度为1%的杀虫水液,每隔1小时检查一次环道流水中的盐度值,当流水中的盐度值低于1%时,加入食用盐,确保流水中的盐度值达到1%,每隔4小时检查一次幼鲥鱼体病虫情况,当发现已消除车轮虫感染后,立即停止向流水中加入食用盐的操作。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06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盲椿象寄生蜂的人工饲养方法
- 下一篇:一种贝类激光标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