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闲状态下失步检测方法及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70343.1 | 申请日: | 201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4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陆迎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景平;逯长明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闲 状态 下失步 检测 方法 终端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空闲状态下失步检测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化伙伴项目)协议中明确定义了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终端物理层判断在连接态下失步的门限Qout。失步门限Qout定义为假定存在的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误块率为10%。如果终端在失步评估周期(如200毫秒)内评估出链路质量低于Qout,物理层则上报失步指示给高层。
而上述失步门限Qout的确定是基于假定存在的控制信道传输参数按照下述表1所示进行配置。
表1:
但在实际网络中,控制信道PDCCH和PCFICH的传输配置可能会有多种不同情况,不可能与上述假定的传输参数完全一致。而且,LTE终端在连接状态下,在没有配置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非连续性接收情况下,每个下行子帧(毫秒级)都要监测控制信道。但是,对于处在空闲状态下的终端,终端接收下行数据的时间粒度很大,如默认的寻呼周期可以是:320毫秒、64毫秒、128毫秒、256毫秒等,如果按照以上准则判断空闲状态下LTE终端失步情况,由于判断的参考源,即下行控制信道PDCCH和PCFICH下行接收数据太少,将导致空闲状态下失步判断不够及时可靠,从而导致由于无法及时进行小区重新搜索而无法尽早恢复正常待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空闲状态下失步检测方法及终端设备,能够及时可靠地检测到空闲状态下终端设备的失步。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闲状态下失步检测方法,包括:
确定失步参考源,所述失步参考源包括:控制信道误块率、以及承载寻呼的数据共享信道的误块率和无线信道信干噪比中的任意一项或两项;
检测所述失步参考源,得到检测结果;
根据失步参考源的检测结果计算失步度;
如果在空闲状态下,在设定的周期内计算得到的失步度超过预定值,则确定失步。
优选地,所述检测承载寻呼的数据共享信道的误块率,得到检测结果包括:
统计设定次数内接收的寻呼消息中下行共享信道DL-SCH中循环冗余校验CRC校验结果;
根据统计结果计算承载寻呼的数据共享信道的误块率。
优选地,所述检测无线信道信干噪比,得到检测结果包括:
获取网络侧发送的参考信号R;
计算所述参考信号的理论值S;
按以下公式计算无线信道信信干噪比:SINRDL-CHANNEL=R2/(R-S)2,其中,SINRDL-CHANNEL表示无线信道信干噪比。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设定各失步参考源的度量阈值;
所述根据失步参考源的检测结果计算终端失步度包括:
根据各失步参考源的度量阈值对各失步参考源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失步度。
优选地,设定各失步参考源的度量阈值包括:
设定控制信道误块率的度量阈值为10%;
设定承载寻呼的数据共享信道的误块率的度量阈值为10%;
设定无线信道信干噪比的度量阈值为-75dB。
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失步参考源选择单元,用于确定失步参考源,所述失步参考源包括:控制信道误块率、以及承载寻呼的数据共享信道的误块率和无线信道信干噪比中的任意一项或两项;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失步参考源选择单元确定的失步参考源,得到检测结果;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单元得到的失步参考源的检测结果计算终端失步度;
判断单元,用于在空闲状态下,在设定的周期内计算得到的失步度超过预定值,确定失步。
优选地,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第一检测子单元,以及第二检测子单元和第三检测子单元两者之一或全部;
所述第一检测子单元,用于检测控制信道误块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联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03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