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精磨转子端面定位轴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70032.5 | 申请日: | 2011-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9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林;赵静;贾会平;田生荣;冯斌林;李伟;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治液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47/16 | 分类号: | B24B47/16 |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崔雪花 |
| 地址: | 04601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端面 定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精磨转子端面定位轴属于机械加工磨削技术领域,具体说是精磨液压转向叶片泵转子端面时用以定位液压转向叶片泵转子的一种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精磨液压转向叶片泵转子端面时用以定位的装置是中部带有突台的光杆,使用时磨床夹具夹紧光杆下部,突台上部的光杆插入转子中心花键孔中,突台上表面支撑住转子的下表面,精磨加工转子的上表面。由于定位杆上部光杆与转子花键孔之间是采用间隙配合,两者之间有一定的间隙,转子不能完全固定,易造成移动、倾斜,因此,磨削出来的转子端面与花键孔之间的垂直度公差较大,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精磨液压转向叶片泵转子端面时的定位装置,定位稳定可靠,转子无晃动,提高了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方案为:精磨转子端面定位轴, 所述定位装置是由光杆 、突台和花键芯杆组成一传动轴,花键芯杆位于所述定位装置的上部,所述定位装置的中部为突台,所述定位装置的下部为光杆。
所述花键芯杆上部为一光轴,花键芯杆下部为花键。
所述花键芯杆的光轴上部较细,下部较粗,光轴的锥度为3°—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精磨转子端面定位轴精磨液压转向叶片泵转子端面时,由于转子花键孔的齿形与花键芯杆的齿形全部接触,两者之间没有间隙,定位稳定可靠,转子无晃动,因此精磨加工出来的转子端面与转子花键孔之间的垂直度公差很小,使加工精度有较大提高,同时工件装卸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精磨转子端面定位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1—光杆,2—突台,3—花键芯杆,4—转子。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发明精磨转子端面定位轴结构,所述定位装置是由光杆1、突台2和花键芯杆3组成一传动轴,花键芯杆3位于所述定位装置的上部,所述定位装置的中部为突台2,所述定位装置的下部为光杆1。所述花键芯杆3上部为一光轴,花键芯杆3下部为花键。所述花键芯杆3的光轴上部较细,下部较粗,光轴的锥度为3°—5°。
花键芯杆3横截面与被加工液压转向叶片泵转子4花键孔形状、尺寸相对应,花键芯杆3与转子4花键孔上部为间隙配合,下部为过盈配合,花键芯杆3的长度比转子4厚度略大。
如图2所示,使用时,精磨转子端面定位轴下部光杆1被磨床夹具固定,上部渐开线花键芯杆3插入被加工转子4花键孔中,转子4下表面紧靠精磨转子端面定位轴中部突台2的上表面,磨削转子4的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治液压有限公司,未经长治液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700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缺陷短波毛单胞菌及其发酵方法、制剂与应用
- 下一篇:苹果果汁酒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