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μPC1651集成电路制作的调频无线话筒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69863.0 | 申请日: | 201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6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黄宇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宇嵩 |
主分类号: | H04R19/04 | 分类号: | H04R19/04;H04R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c1651 集成电路 制作 调频 无线 话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技术应用与无线通信领域,是关于一种用μPC1651集成电路制作的调频无线话筒。
背景技术
在市场上调频无线话筒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改变晶体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结电容实现调频,当声音电压信号加到晶体管的基极时,晶体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结电容的容量会随着声音电压的大小而同步发生变化,同时使晶体管的发射频率也随之发生变化,进而实现对频率的调制。也有很多调频无线话筒是采用LC振荡器或石英晶振电路构成。
本发明所述的调频无线话筒采用日本NEC公司生产的集成电路μPC1651作为主要器件,它一种高性能的超高频宽带、低噪声放大集成电路,发射频率可在88~108MHz的调频波段内选择,讯号可通过普通调频收音机接收。该调频无线话筒有着电路结构简洁、使用元器件少、制作容易、调试简便、工作稳定等优点。
下面详细说明这种用μPC1651集成电路制作的调频无线话筒制作所涉及的有关技术内容。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及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市面上多数无线话筒存在着使用元件多、电路结构比较复杂等缺陷。本发明所述的调频无线话筒采用日本NEC公司生产的集成电路μPC1651作为电路的主要器件,发射频率可在88~108MHz的调频波段内选择,讯号可用普通调频收音机接收。该调频无线话筒有着电路结构简洁、使用元器件少、制作容易、调试简便、工作稳定等优点。
技术方案:用μPC1651集成电路制作的调频无线话筒,由直流电源DC、音频信号拾取电路、高频振荡器及发射电路、负反馈电路和发射天线AT组成,其特征是:高频振荡器及发射电路中集成电路IC1的型号为μPC1651。
各部分电路的组成及电路中元器件之间的连接特征
音频信号拾取电路:驻极体电容话筒MIC的输出端接电解电容C1的正极和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接直流电源DC的正极VCC,驻极体电容话筒MIC的外壳接电路地GND。
高频振荡器及发射电路:由集成电路IC1、振荡线圈L1、可变电容CP、电容C4及发射天线AT组成,集成电路IC1的2脚接电解电容C1的负极,集成电路IC1的4脚接振荡线圈L1的一端和电容C4的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接发射天线AT,振荡线圈L1的另一端串接可变电容CP后接电路地GND,集成电路IC1的1脚接直流电源DC的正极VCC,集成电路IC1的3脚接电路地GND。
负反馈电路:集成电路IC1的2脚串接电容C3后接集成电路IC1的4脚。
电路工作原理:本发明电路的核心器件是μPC1651集成电路,由其与外围元件构成调频振荡器和调频发射电路。驻极体电容话筒MIC输出的音频信号,经电解电容C1耦合至μpc1651集成电路对高频振荡信号进行频率调制,调频信号经电容C4耦合至发射天线AT。该电路具有增益高,工作稳定,制作简便、成本低、取材容易等特点,可保证驻极体电容话筒MIC的性能。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提供一个用μPC1651集成电路制作的调频无线话筒的实施例电路工作原理图。驻极体电容话筒MIC的外壳要求接电路地GND。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附图所示用μPC1651集成电路制作的调频无线话筒的电路工作原理图和附图说明及以下所述的元器件技术要求实施,即可实现本发明。
元器件的选择及其技术参数
IC1为μPC1651是一款高性能、超高频宽带、低噪声放大集成电路,内含两级放大器,它有4个引脚分别是:输入端、输出端、电源正极、电源负极,集成电路μPC1651最长的引脚为输出端,其序号为第4脚;在接5V直流电源工作时,其静态工作电流约为23mA。
电阻使用RTX-1/8W型金属膜电阻,电阻R1的阻值4.7KΩ。
C1选用CD11-16V电解电容,容量为4.7μF;C2为普通瓷片电容,容量为1000PF;C3为瓷片电容,容量为15PF;C4为瓷片电容,容量为100PF。
CP为可变电容,容量范围为2~27PF。
MIC为电容话筒,选用两输出端子的驻极体电容话筒,要求电容话筒的外壳接电路地GND,以便降低电磁干扰。
电路的制作
制作调频无线话筒的电路时,要求电路板使用高频损耗小的环氧树脂板。
振荡线圈L1选用直径0.51mm漆包线在直径4mm圆柱上绕5圈脱胎而成。
发射天线AT选用60cm的拉杆天线,或改用70~80cm软胶质拖线作天线,发射的有效距离可大于30m。
电路的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宇嵩,未经黄宇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98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甘氨酰胺盐酸盐的方法
- 下一篇:不透X光的无钡玻璃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