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金属氧化物-CaCO3吸收剂的煤燃烧CO2捕获方法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69412.7 | 申请日: | 201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5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保文;高传昌;王为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B31/20 | 分类号: | C01B31/20;B01D53/81;B01D53/62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智 |
地址: | 45001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金属 氧化物 caco sub 吸收剂 燃烧 co 捕获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燃烧领域,特别是煤燃烧过程中CO2的捕获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控制和减少煤燃烧过程CO2的排放,对于应对全球变暖和温室效应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中国,鉴于其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特点,CO2排放水平急剧增加并已经居于世界第一位的现状,我国当前所面临的CO2减排压力日益增加,开发高效的燃煤CO2分离技术,实现CO2的减排目标,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燃煤CO2减排的核心是回收得到高浓度的CO2。在各类燃煤CO2减排技术中,以石灰石作为CO2吸收剂的吸收法,其主要优点在于具有一定的技术灵活性,可以直接用于燃煤尾部烟气中CO2的捕获分离;吸收容量大,即使CaO转化率只有50%,每Kg CaO对CO2的吸收容量也可以达到393g;同时,CaCO3煅烧再生后,可以得到接近100%的高纯度CO2气体。但是,煤与空气直接燃烧时,产生大量煤燃烧尾部烟气,由于空气中惰性N2的掺杂稀释,尾部烟气中CO2体积份额比较低,不超过20%,过低的CO2气体份额导致CaO的转化程度极大降低;而且在多次石灰石煅烧及CaO碳酸化反应过程,随着循环反应次数增加,CaO反应性快速衰减,CO2吸收容量不断降低。因此,提高煤燃烧反应尾气中CO2的浓度,促进CaO与CO2的碳酸化转化程度,并抑制多次循环反应过程中CaO反应性的衰减,对于煤燃烧CO2的捕获,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粉燃烧CO2捕获方法和装置,首先利用金属氧化物与煤粉反应产生高浓度CO2,再利用石灰石作为CO2的吸收剂,不仅促进煤的充分转化,而且通过CaO与水蒸气的反应在线活化CaO,在多次循环反应中,使CaO对CO2吸收容量保持稳定。
基于金属氧化物-CaCO3吸收剂的煤燃烧CO2捕获方法,具体为:
(1)同时进行煤粉气化和金属氧化物分解,气化产物与金属氧化物及该金属氧化物分解所产生的更低价态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CO2、水蒸气、CO、H2和金属,金属氧化物分解产生的O2与生成的CO、H2进行氧化反应,生成CO2和水蒸气;
(2)CaO吸收步骤(1)产生的CO2和水蒸气生成CaCO3和Ca(OH)2,Ca(OH)2进一步吸收CO2生成CaCO3;
(3)CaCO3分解产生纯CO2气体。
进一步地,还将所述步骤(1)生成的金属与空气氧化再生为金属氧化物。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的CaO来源于步骤(3)CaCO3的煅烧分解。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氧化物为CuO、CuFe2O4、MnFe2O4、CoFe2O4中的任意一种。
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包括依次相接的两段式鼓泡流化床1、煤灰分离器2、CaCO3分离器3、快速流化床4、第一旋风分离器5、第一密封阀6、快速流化床7、第二旋风分离器8、第二密封阀9和两段式鼓泡流化床1,鼓泡流化床1还分别与第三旋风分离器10和煤飞灰捕集器11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具体体现在:
1.以煤或者其它含碳燃料(包括生物质、污泥等)为燃料,石灰石作为载体的主要组分,储量大、来源广、价格低;
2.以金属氧化物-石灰石作为复合载体,用于煤燃烧高浓度CO2的捕获方面,使其反应性得以充分利用。理论依据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94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补偿元件的STRAM
- 下一篇:风化型铁矿石选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