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超飞行器前缘冲击+微小直通道+气膜冷却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69311.X | 申请日: | 2011-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2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孙纪宁;罗翔;张传杰;丁水汀;邓宏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4C1/38 | 分类号: | B64C1/38;B64C3/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赵文利 |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超 飞行器 前缘 冲击 微小 通道 冷却 结构 | ||
1.一种高超飞行器前缘冲击+微小直通道+气膜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击腔、冲击孔、微小直通道和气膜孔;
冲击腔位于高速飞行器前缘内部,冲击腔靠近机体一侧中部轴线位置开设一排冲击孔,冲击孔两端连通冲击腔和供气腔,在冲击腔贴近高速飞行器楔形体表面的上下表面对应冲击孔的位置开设两个微小直通道,冲击孔和对应的微小直通道位于一个平面内,微小直通道外壁开设气膜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超飞行器前缘冲击+微小直通道+气膜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冲击孔的直径为0.5mm~1.0mm,间距为1.5mm~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超飞行器前缘冲击+微小直通道+气膜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微小直通道与冲击腔相通端进口的截面的尺寸为(0.5mm~1.0mm)×(0.5mm~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超飞行器前缘冲击+微小直通道+气膜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不同微小直通道所对应的楔形体表面所开设的气膜孔排之间采用叉排的排列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超飞行器前缘冲击+微小直通道+气膜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气膜孔直径为0.5mm~1.0mm,气膜孔之间距离为1.0mm~2.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超飞行器前缘冲击+微小直通道+气膜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气膜孔与微小直通道中流体的流向的夹角为20°~5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超飞行器前缘冲击+微小直通道+气膜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气膜孔与微小直通道中流体的流向的夹角为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超飞行器前缘冲击+微小直通道+气膜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微小直通道外壁表面温度超过1200K的区域开设气膜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931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识别对自助机器的攻击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有机电子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