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体视频码率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69067.7 | 申请日: | 201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7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邵枫;蒋刚毅;郁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7/26 | 分类号: | H04N7/26;H04N7/30;H04N11/04;H04N13/00;H04N15/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视频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立体视频码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外部立体视频捕获工具捕获得到的未经处理的且颜色空间为YUV的立体视频定义为原始立体视频,在空域上该原始立体视频包括左视点原始视频和右视点原始视频,左视点原始视频主要由若干个帧组的左视点图像组成,右视点原始视频主要由若干个帧组的右视点图像组成,左视点原始视频的帧组和对应的右视点原始视频的帧组构成立体帧组,一个立体帧组由包含左视点图像和右视点图像的若干个立体图像对组成,其中,YUV颜色空间的三个颜色分量中的第1个颜色分量为亮度分量,记为Y,第2个颜色分量为第一色度分量,记为U,第3个颜色分量为第二色度分量,记为V;
②根据设定的总的目标比特数和初始量化参数,在编码第i个立体帧组之前(i≥1),对当前立体帧组的目标比特数和初始量化参数进行预算,将对当前立体帧组的左视点图像进行编码的初始量化参数记为QPL(i,1),对当前立体帧组的右视点图像进行编码的初始量化参数记为QPR(i,1),对当前立体帧组进行编码的目标比特数记为TSGOP(i,1),对于第1个立体帧组(i=1),QPL(1,1)直接采用设定的初始量化参数,QPR(1,1)=QPL(1,1)+1,对于其他的立体帧组(i>1),其中,表示第i-1个立体帧组中所有采用P帧编码的立体图像对的左视点图像的平均量化参数,表示第i-1个立体帧组中所有采用P帧编码的立体图像对的右视点图像的平均量化参数,u(i,1)表示编码第i个立体帧组第1个立体图像对时可获取的信道带宽,Fr表示帧率,NSGOP表示一个立体帧组中立体图像对的数目,BSGOP表示编码完上一个立体帧组之后缓冲区的大小;
③将对当前第i个立体帧组的第2个立体图像对的左视点图像进行编码的量化参数记为QPL(i,2),对当前第i个立体帧组的第2个立体图像对的右视点图像进行编码的量化参数记为QPR(i,2),将第1个立体图像对的左右视点图像的编码量化参数作为第2个立体图像对的左右视点图像的编码量化参数,即QPL(i,2)=QPL(i,1),QPR(i,2)=QPR(i,1);
④对当前第i个立体帧组的剩余立体图像对的目标比特数进行预算,确定当前第i个帧组中尚未编码的立体图像对的目标比特数,记从第j个立体图像对开始的所有尚未编码的立体图像对的目标比特数为TSGOP(i,j),TSGOP(i,j)=TSGOP(i,j-1)-AL(i,j-1)-AR(i,j-1),其中,2≤j≤NSGOP,AL(i,j-1)表示对第i个立体帧组第j-1个立体图像对的左视点图像进行编码产生的实际比特数,AR(i,j-1)表示对第i个立体帧组第j-1个立体图像对的右视点图像进行编码产生的实际比特数;
⑤对当前第i个立体帧组的缓冲区进行更新,记对第i个立体帧组第j个(j≥3)立体图像对进行编码的缓冲器的目标饱和度为TB(i,j),对于第3个立体图像对(j=3),将编码完初始两个立体图像对之后缓冲区的实际饱和度作为缓冲区的目标饱和度,TB(i,3)=CB(i,3),对于其他的立体图像对(j>3),其中,CB(i,3)表示编码完初始两个立体图像对之后缓冲器的实际饱和度,u(i,j)表示编码第i个立体帧组第j个立体图像对时可获取的信道带宽;
⑥根据尚未编码的立体图像对的目标比特数TSGOP(i,j)和缓冲区的饱和度,获取对第i个立体帧组第j个立体图像对进行编码的目标比特,记为TLR(i,j);
⑦通过对立体视频掩蔽效应的分析,获得左右视点图像之间的最小可察觉变化步长JND的阈值,以PSNRL表示左视点图像的峰值信噪比,以PSNRR表示右视点图像的峰值信噪比,以QPL表示左视点图像的量化参数,以QPR表示右视点图像的量化参数,以ΔPSNRLR表示左右视点图像的质量差值,ΔPSNRLR=PSNRL-PSNRR,以ΔQPLR表示左右视点图像的量化参数差值,ΔQPLR=QPR-QPL,确立左视点图像的编码量化参数值QPL、左右视点图像的编码量化参数差值ΔQPLR和对应的左右视点图像的峰值信噪比差值ΔPSNRLR的关系,即建立立体失真-量化关系模型,用立体D-Q模型来表示,立体D-Q模型表示为ΔPSNRLR=β0+β1ΔQPLR+β2QPL,并控制ΔPSNRLR与实际的JND阈值的误差在最小范围之内,其中,β0、β1和β2为立体D-Q模型参数;
⑧根据对第i个立体帧组第j个立体图像对进行编码的目标比特TLR(i,j),获取在目标比特TLR(i,j)下对第i个立体帧组第j个立体图像对的左视点图像进行编码的目标比特,记为TL(i,j),获取在目标比特TLR(i,j)下对第i个立体帧组第j个立体图像对的右视点图像进行编码的目标比特,记为TR(i,j);
⑨根据对第i个立体帧组第j个立体图像对的左视点图像进行编码的目标比特TL(i,j),获取对第i个立体帧组第j个立体图像对的左视点图像进行编码的量化参数,记为QPL(i,j),QPL(i,j)=6log2(Qstep,L(i,j))+4,其中,Qstep,L(i,j)表示对第i个立体帧组第j个立体图像对的左视点图像进行编码的量化步长,Qstep,L(i,j)通过采用二次码率-量化模型得到,二次码率-量化模型用二次R-Q模型来表示,MAD(i,j)表示第i个立体帧组第j个立体图像对的左视点图像的编码复杂度,MAD(i,j)通过采用编码复杂度预测模型得到,编码复杂度预测模型用MAD预测模型来表示,MAD(i,j)=c1×MAD(i,j-1)+c2,H(i,j)表示第i个立体帧组第j个立体图像对的左视点图像的头信息比特数的预测值,a1和a2表示通过拟合得到的二次R-Q模型的参数,c1和c2表示通过拟合得到的MAD预测模型的参数;
⑩根据对第i个立体帧组第j个立体图像对的右视点图像进行编码的目标比特TR(i,j),获取对第i个立体帧组第j个立体图像对的右视点图像进行编码的量化参数,记为QPR(i,j),QPR(i,j)=QPL(i,j)+ΔQPLR(i,j),其中,ΔQPLR(i,j)表示第i个立体帧组第j个立体图像对的左右视点图像的量化参数差值,ΔQPLR(i,j)通过采用立体D-Q模型得到,ΔPSNRLR(i,j)=β0+β2QPL(i,j)+β1ΔQPLR(i,j),使得ΔPSNRLR(i,j)与实际的最小可察觉变化步长JND的阈值的误差在最小范围之内,其中,ΔPSNRLR(i,j)表示第i个立体帧组第j个立体图像对的左右视点图像的质量差值;
根据设定的立体视频编码预测结构,采用QPL(i,j)对第i个立体帧组第j个立体图像对的原始左视点图像进行编码,得到左视点图像码流;采用QPR(i,j)对第i个立体帧组第j个立体图像对的原始右视点图像进行编码,得到右视点图像码率;
根据已编码的立体图像对的峰值信噪比和量化参数信息,采用线性回归技术对立体D-Q模型的参数β0、β1和β2进行更新,对二次R-Q模型的参数a1和a2进行更新,对MAD预测模型的参数c1和c2进行更新;
对当前立体帧组的下一个立体图像对重复执行步骤②至直至对所有立体帧组的所有立体图像对完成编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906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