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纤维、石油钻井用堵漏剂及堵漏剂的加工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68547.1 | 申请日: | 2011-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0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 发明(设计)人: | 贺志刚;刘建华;劳纯宇;狄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格瑞迪斯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1/02 | 分类号: | C08L1/02;C08L61/06;C08L61/28;C09K8/4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纤维 石油 钻井 堵漏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钻井堵漏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树脂纤维、石油钻井用堵漏剂及堵漏剂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石油钻井作业过程中,由于地层存在裂缝或孔隙、地层压力系数低等原因,井漏现象时有发生。目前堵漏技术主要以桥接堵漏技术为主,其中桥接堵漏材料主要以核桃壳、纤维类、云母等常规材料颗粒混合按一定比例进行复配。由于核桃壳、纤维类、云母等堵漏材料自强度不足并且由于这些堵漏材料均为颗粒状,在井内高温、高压、腐蚀的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增加,常规堵漏材料颗粒很容易变软、腐蚀,造成堵漏失败或二次漏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地层承压能力低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脂纤维、石油钻井用堵漏剂及堵漏剂的加工工艺,该树脂纤维耐高温、高压、耐腐蚀性强,制成的堵漏剂堵漏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并且可以提高地层承压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树脂纤维,其中所述树脂纤维的配方为:
纤维素:质量百分比为71-73%
酚醛树脂:质量百分比为18-20%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质量百分比为8-10%
其中纤维素的分子式为(C6H10O5)n,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分子式为[C6H9N3]n。
一种使用树脂纤维制成的石油钻井用堵漏剂,其中所述堵漏剂为薄片,其表面长度是1-5mm,厚度为0.5±0.1mm。
本发明石油钻井用堵漏剂,其中所述堵漏剂为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其它不规则形状。
一种石油钻井用堵漏剂的加工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
(1)将质量百分比为71-73%的纤维素+质量百分比为18-20%的酚醛树脂+质量百分比为8-10%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按比例混合均匀;
(2)将上述混合好的材料放入20%盐酸处理池中浸泡24小时,去除杂质;
(3)将浸泡好的混合材料放入高温炉1000℃温度烘干、熔合;
(4)将上述混合材料冷却至300℃;
(5)将冷却后的上述混合材料放入热压板机,用15000PSI压力压缩成厚度为0.5±0.1mm不等的板材;
(6)将上述板材冷却至常温;
(7)将冷却后的上述板材放入粉碎机,粉碎成不等粒径的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其它不规则形状;
(8)将上述成品送入10和60目筛选机筛选出1-5mm符合粒径要求的产品。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树脂纤维、石油钻井用堵漏剂及堵漏剂的加工工艺通过由纤维素、酚醛树脂及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配制的树脂纤维,该树脂纤维可在弱酸和碱性环境下呈惰性、在高温278℃下稳定,其不溶于冷水、热水、甲醇、二乙醚、n辛醇及丙酮,由于该树脂纤维的这些特性,由该树脂纤维制成的薄片状堵漏剂存在以下优点:自身硬度高、不溶胀、化学惰性;架桥承压能力强,室内实验表明,2000psi压力下,在尚未形成有效封堵前,只有少于15%的试验泥浆漏失;形状特殊、规整的热固性薄片,能有效嵌入地层裂缝和部分地层界面,有效提高界面强度,堵漏效果好且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石油钻井用堵漏剂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石油钻井用堵漏剂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石油钻井用堵漏剂的第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树脂纤维的配比:
将上述制得的树脂纤维进行溶解性测试:
取定量的样品,溶解在100g不同的溶剂中,室温条件下稳定后,用已在105±2℃恒重的玻璃滤埚过滤,用热水洗涤滤渣至吸附在滤渣上的样品主体完全洗去,于105±2℃的电烘箱中干燥至恒重。溶解物质量=滤渣和玻璃滤埚的质量-玻璃滤埚的质量。
实验数据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格瑞迪斯石油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格瑞迪斯石油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85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