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制作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68335.3 | 申请日: | 2011-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8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彦 |
| 主分类号: | A61K36/76 | 分类号: | A61K36/76;A61P19/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5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骨质增生 外用 中药 组合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中药组合物以及该外用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骨质增生症又称为增生性骨关节炎、骨性关节炎、退变性关节病、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是由于构成关节的软骨、椎间盘、韧带等软组织变性、退化,关节边缘形成骨刺,滑膜肥厚等变化,而出现骨破坏,引起继发性的骨质增生,导致关节变形,当受到异常载荷时,引起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病理学方面表现为不规则的软骨损害,在负重区域的软骨下骨硬化、囊肿,边缘骨赘增生,干骺端血流增加及不同程度的滑膜炎。
目前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法,西医主要采用手术为主,药物治疗为辅,但手术会给病人带来痛苦,并且病人术后需要较长时间的卧床恢复,且复发可能性较高;中医也有一些治疗药物和方法,但是时间较长,治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包括当归30-60份、红花30-60份、大黄30-60份、细辛30-60份、通草30-60份、川乌30-60份、草乌30-60份、蜈蜙30-60份、乌蛇30-60份、白花蛇30-60份、全蝎30-60份、僵蚕30-60份、柳枝60-80份。
本发明提供的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为:当归50份、红花50份、大黄30份、细辛30份、通草30份、川乌40份、草乌60份、蜈蜙60份、乌蛇60份、白花蛇60份、全蝎60份、僵蚕60份、柳枝80份。
本发明提供的另外一种技术方案是:还包括马前子30-60份。优选马前子40份。
本发明提供了采用上述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的药贴的制作方法,所述的制作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取麻油1500-2500份,放入油锅内;将前述各味药物放入油锅内,浸没;加热1-4小时后,过滤去渣;加入樟丹600-800份,用柳枝不停搅动5-15分钟;将成品药物均匀涂布在白布上,即成药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具有活血化淤、消炎、去风、除湿散寒、消肿止痛软化骨刺、通经活络、标本兼治的作用,疗效显著,可广泛用于治疗骨质增生、腰肩盘突出、颈椎病、股骨头坏死、肩周炎、扭伤、挫伤。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麻油2000份,放入油锅内;
将下列中药按重量份配制后放入油锅内,以麻油浸没药物为准,当归50份、红花50份、大黄30份、细辛30份、通草30份、马前子40份、川乌40份、草乌60份、蜈蜙60份、乌蛇60份、白花蛇60份、全蝎60份、僵蚕60份、柳枝80份。
慢火加热2小时后,过滤去渣;
加入樟丹700份,用柳枝不停搅动10分钟;
将成品药物均匀涂布在白布上,即成药贴。
实施例2:
取麻油2500份,放入油锅内;
将下列中药按重量份配制后放入油锅内,以麻油浸没药物为准,当归45份、红花45份、大黄35份、细辛35份、通草50份、马前子40份、川乌60份、草乌60份、蜈蜙40份、乌蛇40份、白花蛇40份、全蝎40份、僵蚕40份、柳枝80份。
慢火加热2小时后,过滤去渣;
加入樟丹800份,用柳枝不停搅动10分钟;
将成品药物均匀涂布在白布上,即成药贴。
实施例3:
取麻油2000份,放入油锅内;
将下列中药按重量份配制后放入油锅内,以麻油浸没药物为准,当归50份、红花40份、大黄30份、细辛30份、通草60份、马前子40份、川乌50份、草乌50份、蜈蜙50份、乌蛇50份、白花蛇40份、全蝎40份、僵蚕40份、柳枝80份。
慢火加热2小时后,过滤去渣;
加入樟丹800份,用柳枝不停搅动10分钟;
将成品药物均匀涂布在白布上,即成药贴。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彦,未经张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83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