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体牵枕缓组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67740.3 | 申请日: | 2011-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7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夏铁存;刘俊;张建彬;顾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雷尔伟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6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体 牵枕缓组 焊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合金组焊产品工艺,具体是涉及的是一种铝焊件三位一体的车体牵枕缓原料机加工、组焊工艺,属于产品制造工艺领域。
背景技术
铝合金具有质量轻、耐腐蚀、外观平整度好、容易制造复杂曲面、比强度高等优点,受到世界各国轨道变通业的重视。目前,我国轨道交通正面临着发展高速客车、地铁客车、轻轨列车以及高速重载货车,列车的轻量化是提高车速度的首选条件。铝合金材料可以减轻自重,减小运行中的阻力,降低能耗,增加载重,因此在世界各国铁道运输业得到了大力发展。根据国外车辆采用铝合金材料的使用情况,在强度、刚性满足安全要求的同时,使用铝合金可大大减轻机车车辆的自重,一般来说铝合金车辆比钢质车辆轻30%—50%。对于高速列车和双层列车,车辆的轻量化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尽可能多地提高车辆的用铝比例。
全焊铝合金牵枕缓在达到使用寿命之后可以回收再利用,积极响应了当前国家提倡的节能减排号召。但目前我国在铝合金组焊产品工艺中,尤其是车体牵枕缓组焊工艺上全焊铝合金牵枕缓的工艺尚不完善,在工艺上明显存在繁杂、环节过多及操作不便等问题,增加了生产成本和能源的浪费,并且加之铝合金焊接容易产生气孔、变形、所以对于车辆重要部件的焊接件,必须采用良好的组装工艺及焊接工艺才能够保证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防止焊接后变形、材料放量尺寸的变化以及能够保证产品质量的车体牵枕缓组焊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和能源的浪费,完善铝合金焊接组焊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体牵枕缓组焊工艺,该车体牵枕缓包括枕梁、牵引梁、车钩安装座及缓冲梁、端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梁、端梁、枕梁、牵引梁及车钩安装座均通过铝合金材料制作而成,其组焊步骤如下:
(A)车钩安装座组装焊接步骤;通过铝合金材料型材完成车钩安装座组装焊接工艺,其完成后再机器加工,使其修复完善;
(B)牵引梁和盖板组成的组焊步骤;牵引梁型材机加工完成牵引梁组焊后,在牵引梁加上盖板然后组装焊接;
(C)枕梁板组成组焊步骤;枕梁板组成组焊成枕梁后通过下平面机进行再加工;
(D)缓冲梁机加工后与下盖板焊接;
(E)端梁、缓冲梁、车钩安装座、牵引梁及枕梁到总装工装上组装焊接,焊接完成后无需机加工保证平面度0.5mm,车钩安装面与空气弹簧安装面的垂直度≤1.5mm,车钩安装座中心到空气弹簧孔中心偏差≤±1mm,端梁组装后保证最大直线度2mm;
上述步骤(D)中车钩安装座、牵引梁及枕梁放到总装工装上组装焊接步骤包括如下:
(1)左右对称件定位及其点位焊步骤;用丙酮擦拭工件表面杂质、油污并将焊缝位置进行抛光,预热后进行点位焊;
(2)缓冲梁及盖板的定位焊步骤;清理缓冲梁及盖板表面杂质、油污并将焊缝位置进行抛光,然后进行定位焊;
(3)底架端梁及车钩的焊接步骤;
(4)缓冲梁组件及车钩安装座定位焊接步骤;预热后先在车钩与缓冲梁背面进行定位焊;然后打磨定位焊两端至平滑过渡并清洁干净;
(5)焊接车钩安装座与缓冲梁间对接接头、焊缝的盖面焊以及缓冲梁盖板与车钩连接处焊缝的封底焊的步骤;预热后先焊接一条焊缝的打底焊,翻转工装,再焊接另一条焊缝的打底焊,翻转工装,焊接第一条焊缝的盖面焊,再次翻转工装,焊接第二条焊缝的盖面焊;翻转工装,预热后焊接缓冲梁盖板与车钩连接处焊缝的封底焊;
(6)安装车钩安装座、牵引梁及枕梁及其定位焊的步骤;在工装上将车钩安装座、牵引梁及枕梁组对安装,将车钩与牵引梁、枕梁与牵引梁进行定位焊;
(7)车钩与牵引梁连接处的焊缝焊接步骤;对车钩与牵引梁连接处的四条对接焊缝进行预热,在每条焊缝焊完一道后翻转工装焊接下一条焊缝;
(8)焊接牵引梁与枕梁连接处的焊缝步骤;
(9)焊接牵引梁下盖板与枕梁、车钩安装座以及缓冲梁下盖板与车钩安装座连接处的焊缝步骤;预热后焊接牵引梁下盖板与枕梁连接的两处对接焊缝,焊接每层时,两处焊缝交错进行焊接;
(10)焊缝的表面进行检查、修磨、清洁的步骤;所有焊接接头及表面进行检查,需修磨、清洁的进行修磨、清洁,全部完成后调整工件外形尺寸,在调形过程中,进行加热焊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雷尔伟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雷尔伟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77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