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行时能够杜绝泄漏气体分子的气泵结构改进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67546.5 | 申请日: | 2011-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2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梁嘉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嘉麟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行 能够 杜绝 泄漏 气体 分子 气泵 结构 改进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泵结构的密封技术,尤其是涉及了能够杜绝运行时泄漏气体分子的气泵结构的密封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大小规格与型号不同的各种气泵,是用途相当广泛而成熟的一种动力设备,其不足在于:运行时主要是它的轴封处最容易对外泄漏其内部的气体。如果泄漏的气体是廉价的空气,则一点也“不伤脾胃”,如果,泄漏的是昂贵的气体或剧毒的气体,就另当别论了。——尽量从结构上减少气泵的上述泄漏问题,一直是一个人们不断地研究并设法解决的大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
就是为了通过技术改造举措来实现气泵绝对制止泄漏的结构形式。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拟采用以下的技术:
本发明包括:常规结构形式的由转子与嵌入绕组的定子二者构成的拖动电机通过它的转轴带动的气泵,以及位于最外层的防护外套;
其特征在于:
至少是动子以及该动子通过转轴驱动的气泵是被金属密封隔离屏蔽以立体形式包围着的,并且,用于该转子与该定子二者之间的金属密封隔离屏蔽局部应该采用薄型非导磁材料来充当,而且,该薄型非导磁材料制作的金属密封隔离屏蔽局部是设置在紧贴着嵌入绕组的定子的内环圆周部位的;
所述的金属密封隔离屏蔽外部设置了通过排气管连接该气泵排气口所形成的对外排气接口;
所述的金属密封隔离屏蔽外部设置了通过进气管连接该气泵吸气口所形成的对
外进气接口,而且,进气管位于该隔离屏蔽内腔中部分存在缝隙宽度的被截除部位。
所述的金属密封隔离屏蔽本身所涉及到的所有拼接缝隙与管连位置都是通过焊接工艺来实现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的特点:
由于本发明是通过了在现有常规而普通的气泵结构形式基础上,增加了对该气泵及其拖动电机中的转子实施立体包围性质的金属密封隔离屏蔽(密封壳体),这就为在其整机结构上可以相对制止或可以进而绝对制止气泵运行时的漏气现象创造了条件。——其最佳结构形式(必须采用不可拆卸的焊接拼缝与焊接管连技术手段)能够达到绝对制止气体分子泄漏的程度;此时,在其整机结构上让相对易于坏损的嵌入绕组的电机定子又是可拆卸的,不影响拖动电机的实用性(易于检修上述绕组)。
附图说明
图1示意了作为本发明的结构原理而提出的较为理想的一个实施例。
1:嵌入绕组的电机定子;2:电机转子;3:电机轴承;4:可拆卸的防护外套;5:金属密封隔离屏蔽;6:排气管;7:普通或常规的气泵(例如:常用的叶片型);8:进气管;9:电机转轴:S:进气管在其直线管道局部(位于金属密封隔离屏蔽腔内部分)中被截除的缝隙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结构不是很复杂,其制造难度也不高,其关键在于:在常规而普通的现有气泵7及其拖动电机的结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以立体形式包围前二者的金属密封隔离屏蔽5以及相关配套的技术举措,就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实现制止本发明运行时气体的泄漏,甚至最终还能够实现制止气体分子从本发明中泄漏的可能性。
本发明中的金属密封隔离屏蔽5的壁厚不是均等的,用于在电机转子2与电机定子1二者之间的金属密封隔离屏蔽5部分应该采用尽可能薄的刚性非导磁金属材料制成,例如,可以取0.2毫米左右的不锈钢或黄铜板材来充当;其他部分的金属密封隔离屏蔽5壁厚,视具体情况,一般可以取其厚度在2毫米之5毫米左右。
本发明中的防护外套4主要由于定位与加固电机定子1,以及通过金属密封隔离屏蔽5定位其中的电机轴承3(再由上、下二个轴承3定位电机转子2)的;该防护外套4可以利用若干个螺丝一类的紧固件将它定位在金属密封隔离屏蔽5厚实的侧部,注意:螺栓孔不能穿透该隔离屏蔽5的壁厚。——设置螺栓孔位置处可以适当地增加其局部的厚度,其厚度应该大于螺栓孔的总长度。
见附图的示意:由气泵7以及配用以立体形式包围该气泵7及其拖动电机转子2的金属密封隔离屏蔽5的整体结构形式,并且,进气管8在位于该隔离屏蔽5内腔中部分存在缝隙宽度S的被截除部位。。
在进气管8的直线部位中设置了一个被截除的缝隙宽度S,使得气泵7的吸气口有限地敞开在金属密封隔离屏蔽5的内腔当中,目的是让气泵7运行时绝对有可能从其内部泄露的气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很容易受到流经进气管8而进入气泵7的高速气流的吸引,从其直线管道上被截除的缝隙宽度S当中进入,混进上述高速气体洪流当中。——高速气流能够在该进气管8内的位于直线管道上被截除的缝隙宽度S附近形成的气流高速低压区,为形成吸引从气泵7内部不断泄漏气体的自然动力源创造了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嘉麟,未经梁嘉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75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脉冲的无接触泄漏检测
- 下一篇:用于节能地运行磁感应流量计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