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闪速炉半热态检修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67169.5 | 申请日: | 2011-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7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宋修明;赵荣升;于熙广;刘安明;谢维忠;王华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隆铜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1/16 | 分类号: | F27D1/16;F27B15/00 |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 34105 | 代理人: | 程霏 |
| 地址: | 24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闪速炉半热态 检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闪速炉熔炼工艺上的闪速炉检修方法。
背景技术
闪速炉熔炼工艺是将干燥后的精矿经精矿喷嘴与工艺空气充分混合后喷入闪速炉,在反应塔内进行热离解和氧化反应的熔炼过程。得到的冰铜和炉渣在沉淀池内分离。闪速炉是一种高强化熔炼过程的设备。分别由反应塔、沉淀池和上升烟道组成。
反应塔是铜冶炼发生化学反应的主要部位,由塔顶、塔壁和连接部组成。除反应塔塔顶外,塔身由20mm厚的钢板围成外壳,壳内砌筑镁铬质耐火砖,反应塔壁分多段砌筑,沿高度方向设有13层环形铜板水平水套。相比塔的上部,塔下部的热负荷更大,因此反应塔下部采用较小的水平水套间隔。反应塔与沉淀池连接部因受高温熔体及含尘气流的强烈冲刷和侵蚀,是闪速炉容易损坏的部位,所以此部位采用一圈E型铜水套冷却。塔壁内衬选用ANKROM-S55耐火砖,耐火砖的厚度为250mm。
沉淀池是闪速炉熔体澄清区域和烟气通道,沉淀池前部仍然450mm镁铬质耐火砖砌筑,镶嵌3层水平水套,外衬倾斜水套。沉淀池底采用2层镁铬质耐火砖作为工作层,下方砌筑800mm保温砖构成,沉淀池顶采用冷却H梁加吊挂镁铬质耐火砖构成。沉淀池与反应塔连接部区域顶部因受高温熔体及含尘气流的强烈冲刷和侵蚀,是闪速炉容易损坏的部位,称为三角区。随着闪速炉投料量的不断提高,沉淀池前部侧墙和前部顶部由于处于反应塔出口,在气流卷吸作用下,要承受强烈的含尘烟气冲刷和侵蚀,损坏强度加大,后部侧墙和炉顶气流平稳,状况较好。
上升烟道是闪速炉烟气出口通道,接废热锅炉,大量采用镁铬质耐火砌筑,在与沉淀池连接部设有E形水套,顶部设有H梁冷却,主要承受气流改向冲刷,相对于反应塔和沉淀池前部,损坏几率较小,而且一般挂渣较厚,能较好的保护,一般只有冷修时为保证整体炉体寿命才会大范围更换。
闪速炉炉体由于要承受较高的熔炼温度,大量采用镁铬质耐火砌筑,由于镁铬质耐火材料抗极冷极热性能很差,所以在停炉时一般采用重油燃烧方式进行保温,使炉体温度保持在1000℃以上,在长时间停炉时,则按照一定的降温曲线控制炉体温度降至800℃,并在检修停炉结束后,按照一定的曲线升至正常温度后再投料生产。
由于闪速炉的沉淀池的三角区易损坏,而上升烟道下部的沉淀池损坏几率较小,因此整个炉体降至常温进行维修,会严重影响生产。而不及时经三角区进行及时维修又会影响生产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闪速炉炉体的沉淀池存在的矛盾,提供一种闪速炉半热态检修方法,达到既对生产影响小,又能及时对闪速炉炉体三角区进行维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闪速炉半热态检修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
(1)用耐热材料制作水冷挡板,挡板内设有冷水腔;
(2)对炉体进行降温,将炉体整体降至750—850℃保温;
(3)将闪速炉从沉淀池进行分割,对侵蚀程度非常大的反应塔下方及三角区区域用水冷挡板进行隔离,构成冷修区,其他为热态区;
(4)对侵蚀严重的冷修区再进行逐步降温,直至降至常温;热态区逐步降低温度至650—750℃;
(5)对冷修区炉底进行保温棉保护;
(6)对冷修区内的侵蚀区域进行检修;
(7)冷修区域检修结束后对闪速炉先封闭,再自然升温,然后提起隔离水冷挡板,点燃升温烧嘴对冷修区进行升温,待冷修区温度升至650—750℃时对炉体进行整体升温,升至800—850℃后进行恒温1—2天,然后升温至投料温度,检修完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上述方法不仅可以解决在热修时间内基本解决炉体局部冷修的问题,节约了时间,而且避免了冷修必须更换部分好砖的费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缩短了维修时间,保障了生产,提高了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以金隆铜业有限公司的闪速炉为检修为例,按以下步骤维修:
(1)用耐热材料制作水冷挡板,挡板内设有冷水腔;
(2)对炉体进行降温,将炉体整体降至800℃保温;
(3)将闪速炉从沉淀池进行分割,对侵蚀程度非常大的反应塔下方及三角区区域用水冷挡板进行隔离,构成冷修区,其他为热态区;
(4)对侵蚀严重的冷修区再进行逐步降温,直至降至常温;热态区逐步降低温度至700℃;
(5)对冷修区炉底进行保温棉保护;
(6)对冷修区内的侵蚀区域进行检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隆铜业有限公司,未经金隆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71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