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位移液体压力能量回收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66546.3 | 申请日: | 2011-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8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丁春生;陈秀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春生 |
| 主分类号: | F15B21/14 | 分类号: | F15B21/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位移 液体 压力 能量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液压技术设备领域,具体说涉及一种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有余压液体需减压使用的正位移液体压力能量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有许多工序的余压液体通过减压阀将其减压到所需的低压使用,或工艺排放废弃的液体仍具有较高的压力,在减压和排放的过程中,大量的液体压力能转化为热能散发在环境中。回收这部分能量每年可减少可观的成本。
目前,液体压力能量回收装置从工作原理上分为液力透平和正位移两大类。第一类为液力透平,又称离心技术。该技术的能量回收是通过透平将余压液体的压力转化为轴功,再利用轴功驱动泵将通过泵的低压液体增压,即“压力能-轴功(机械能)-压力能”二步转化过程。能量回收效率低仅为50%左右。第二类为正位移原理回收技术。该技术的能量回收利用余压液体直接增压低压液体实现了“压力能-压力能”的一步转换。能量回收效率90%以上。目前,利用正位移原理开发的能量回收装置按高低压液体分隔情况分为二种。第一种隔离式如:活塞式能量回收装置;第二种为直接接触式如:旋转直接接能式和阀控直接接触式能量回收装置。
第一种活塞式能量回收装置:余压液体通过活塞的传递作用为低压液体增压,同时活塞还可有效地防止高低压液体混流。现有的活塞式能量回收装置有单缸的,也有为降低排出余压液体的流量、压力波动采用二个缸交替工作,这种装置只能适合小流量场合。中国专利ZL01130627,中国专利公布号CN101125693A,中国专利ZL2004200161950,中国专利ZL972303251,中国专利公布号CN1702320A均属于此类能量回收装置。
第二种直接接触式能量回收装置:这种装置就是余压液体与低压新液在同一容腔内通过碰撞实现压力转换,以实现余压液体增压低压新液的目的。这种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时常发生余压液体随增压后的新液进入工作系统而造成新的能源浪费。目前这种装置的代表产品有美国的ERI公司的PX系列产品旋转直接接触式能量回收装置;还有德国的PES和西班牙Aqoal Yng的阀控直接接触式能量回收装置。
美国的ERI公司的PX系列产品,处理量小,目前最大到50m3/h,而且不适合含有固体杂质的液体。
德国与西班牙的阀控直接接触式产品,结构简单,但占地面积大,装配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正位移液体压力能量回收装置,它能有效利用回收工业生产过程中余压液体排放中的能量,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正位移液体压力能量回收装置,它包括端盖、泵体、双作用增压缸活塞、双作用增压缸体、轴承、配流轴、调速电机。
所述轴承安装在泵体上,用于支撑配流轴,所述配流轴动配合安装在泵体的中心孔内,位于配流轴两端的两个端盖将配流轴固定,限制其轴向运动。
所述调速电机用螺钉固定在一端的端盖上,调速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键与配流轴连接,并驱动配流轴在泵体内旋转,以实现交替向增压缸配液。
所述泵体内设有3-9个沿中心轴向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轴向孔,所述每个轴向孔内动配合安装有与其数量相等的双作用增压缸体,所述双作用增压缸体的一端端面设有销钉以限制其旋转,所述双作用增压缸体位于两端的端盖之间,所述两端的端盖通过螺钉固定在泵体的两端,以限制双作用增压缸体的轴向位移。
所述配流轴上开设有四段扇形配流窗口,配流轴为所有的双作用增压缸的无杆腔A、无杆腔B、无杆腔C、无杆腔D和有杆腔E、有杆腔F、有杆腔G、有杆腔H配液,并满足增压缸活塞往复运动的逻辑要求。
所述双作用增压缸体和双作用增压缸活塞构成双作用增压缸。
所述双作用增压缸的无杆腔A、无杆腔B、无杆腔C、无杆腔D通过配流轴与液体流道相连通;双作用增压缸的有杆腔E、有杆腔F、有杆腔G和有杆腔H通过配流轴与新液流道相连通。
所述的正位移液体压力能量回收装置,所述双作用增压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的面积比为1∶1.2~2。
所述的正位移液体压力能量回收装置,所述双作用增压缸体数量为3~9个。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①本发明回收能量效率达到95%以上。
②由于采用了多个双作用增压缸,使得本装置所排新液的压力、流量波动很小。
③采用双作用增压缸使得本装置的容积利用率较高,因而本装置与其它同排量的产品相比体积更小。本发明装置能适合各种流量场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春生,未经丁春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65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智能节水龙头
- 下一篇:一种聚合物阻尼减震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15B 一般流体工作系统;流体压力执行机构,如伺服马达;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流体压力系统的零部件
F15B21-00 流体致动系统的共有特征;不包含在本小类其他各组中的流体压力致动系统或其部件
F15B21-02 .来自存储或定时装置的程序控制的伺服马达系统;所用的控制装置
F15B21-04 .同流体性能有关的各种专门措施,例如,排气、黏度变化的补偿、冷却、过滤、预防涡流
F15B21-06 .特殊流体的利用,例如液体金属;使用上述流体的流体压力系统的特殊利用及其控制部件
F15B21-08 .包括电控设备的伺服马达系统
F15B21-10 .延迟装置或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