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南方稻鱼系统中稻飞虱防治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066406.6 申请日: 2011-03-18
公开(公告)号: CN102144627A 公开(公告)日: 2011-08-10
发明(设计)人: 唐建军;谢坚;陈欣;胡亮亮;吴雪;李娜娜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主分类号: A01M17/00 分类号: A01M17/00
代理公司: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代理人: 张法高;赵杭丽
地址: 310027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南方 系统 中稻 防治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水稻虫害的防治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南方稻鱼系统中稻飞虱防治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大田作物,也是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之一。稻田种植制度多样化是我国生态农业类型多样化的标志之一,其中稻田养鱼是我国重要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具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在广大南方稻区仍然为农民广泛采用。这种传统的农业系统既可保障水稻丰产稳产,又能利用田鱼对稻田中杂草、水稻无效分蘖、稻株基脚枯叶、菌核及掉落或者撞落在水面的昆虫等的取食,较好地综合地利用了水稻生产过程中稻田生态系统内部原本废弃的生物资源,并转化成为鱼产品,从而满足贫苦山区农民对食品蛋白质的需求以及发展经济改进收入的需求),既发展了粮食生产,又因鱼产品的产出而提高生产效益,系统内水稻和鱼类共生,通过内部自然生态协调机制和生态过程的引导,实现系统结构的完整和生态功能的完善。基于这些生产、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方面的效益,这种传统稻鱼系统于2005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和全球环境基金(GEF)列入全球首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系统(Globally-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GIAHS),也是中国乃至亚洲唯一的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因此,研究保护和提升这一优秀的传统农业生产的技术具有成为世界农业系统示范,并在全球同类地区推广的重要意义,因而受到各级政府、相关企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日益关注和重视。

但是,与通常的水稻单作系统不同,稻鱼系统中存在着对杀虫剂等农用化学品十分敏感、又处于食物链较高营养级具有较多积累有机农药风险的养殖鱼类,所以,稻田养鱼系统在整个生长季节内不能根据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随意使用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来控制稻田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对水稻的危害。为了有效控制稻鱼系统中有害生物,尤其是南方稻区影响最大的水稻害虫稻飞虱,需要研发出一类对鱼类不造成伤害、又能显著减轻环境污染的环境友好型非化学控制方法(包括生物防治),为生产绿色有机无农残的健康农产品和持续的农田环境保护提供技术保障。

目前可用于水稻的非化学控制害虫的方法主要有:

(1)安装电驱型交流电频振式诱虫灯:如在水稻田边安装交流式频振式杀虫灯,对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大螟、叶蝉、稻螟蛉等多种害虫具有一定的诱杀效果,亩均节约农药成本5.69元(陈念仙,2007)。目前市场上主要产品多为采用交流电的频振式杀虫灯,其缺点是使用交流频振式杀虫灯存在用电线路铺架成本太高、野外用电安全(暴露在野外且易受腐蚀和其他损坏)和电力使用成本(每年至少108元以上)问题,主要用在取电比较便利的植保站点的虫害监控和大棚园艺的虫害防治,不适合广大山丘区稻田内普遍使用。(2)安装太阳能频振式诱虫灯:太阳能杀虫灯利用害虫的趋光特性,采用对害虫有极强诱杀作用的光源、波光,有效引诱和触杀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水稻有害成虫的。应用太阳能杀虫灯杀虫能降低田间害虫基数,并对天敌伤害小;可有效减少农药用量,每亩可节省农药成本 18.4元。加上太阳能高新技术的结合使用,还可节省一定电费,因此,经济效益显著。国内目前有佳多、天意、东宝等三个品牌太阳能杀虫等,且占有主要市场。沈桂法等(2010)在杭州市余杭区肥药双控示范建设区内研究比较了太阳能杀虫灯、光控电源杀虫灯和常用的通过农药施用控制单季晚稻甬优8号的杀虫效果和经济效益比较,发现太阳能杀虫灯比光控电源杀虫灯收集虫量平均多20.2%,说明太阳能杀虫灯的诱虫效果比电控电源灯好,因为更加环保也省却了用电成本。但是此法的主要缺点是设备购置成本比较高(每台5000元以上),在野外使用也存在一些失盗等安全因素。(3)混植感、抗品种:如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了抗虫品种与感虫品种按2:1混合种植对白背飞虱的控制效果。结果显示,在不施药试验组中,白背飞虱成虫迁入量、每雌产卵量等指标,混植与单植差异不显著,但繁殖后的若虫密度、平均每头雌虫24小时内取食量(以分泌的蜜露量度量)2个指标,混植处理均显著低于感虫品种单种,混植与抗虫品种单种处于相同水平,表明混植对白背飞虱具有控制效果。此法缺点是,不同抗性类型品种熟期、株高、肥水需求等难以保持一致,将这些不同类型品种混植将导致农艺管理和收获难度增大,产品整齐度容易下降,田间品种间天然杂交导致遗传混杂等。(4)调整播栽期:如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在川南稻区进行水稻不同播期与稻螟危害程度关系的试验,结果表明:3月5日播种的水稻,第1 代稻螟危害株率平均为8.33%,3月20日播种的为2.15%,两者相差3.87倍;第2代螟害率依次为2.19%和2.17%,两者相差不明显;第3代螟害率依次为44.35%和7.67%,前者是后者的5.78倍,表明适当调节播种期,能够有效减轻虫的危害。此法缺点是,这种控制技术的依据是基于气候的变化而影响着昆虫群体的增长实现的,所以其效果与每年的具体天气变化有关,效果难以保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64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