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樱桃的自发气调保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65979.7 | 申请日: | 2011-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74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 |
| 主分类号: | C08L77/00 | 分类号: | C08L77/00;C08L23/08;C08L29/04;C08L23/12;C08L23/06;C08J9/00;A23B7/148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融生 |
| 地址: | 300384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樱桃 发气 保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保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樱桃的自发气调保鲜方法。
技术背景
果蔬自发气调保鲜是采用具有一定透气性的薄膜包装采后果蔬,依靠果蔬自身的代谢作用,降低包装袋内的氧气浓度,并维持袋内一定的二氧化碳浓度,从而抑制果蔬代谢进程及部分微生物生长,得到延长保鲜期和减轻贮藏损失的效果。目前普遍使用的保鲜膜是聚乙烯和聚氯乙烯薄膜,它们对很多果蔬的气调保鲜具有明显效果。但对樱桃的保鲜效果很不明显。
樱桃属于耐二氧化碳的果品,20~25%的二氧化碳对其保鲜有利。但保鲜袋内仍然要维持一定的氧气(2~3%),以避免无氧呼吸及由此带来的异味和腐烂。采用普通的保鲜膜保鲜樱桃,保鲜袋内的气体指标达不到这一要求,因而,保鲜效果不好。选择特定的薄膜,并在膜上制备微小气孔,可以改善樱桃保鲜袋内的气体组成,使樱桃保鲜袋内维持一定的氧气的情况下,保持较高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提高樱桃保鲜品质,延长保鲜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樱桃的自发气调保鲜膜及樱桃的自发气调保鲜技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樱桃的自发气调保鲜膜,其特征在于:采用保鲜膜是尼龙薄膜、EVOH薄膜、聚丙烯薄膜或40-80μm厚的聚乙烯保鲜膜,在膜上制备微小气孔,气孔孔径0.01~2.5mm,气孔数量1~20个/100cm2。
采用所述的樱桃的自发气调保鲜膜,对樱桃的自发气调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薄膜封口包装樱桃,在0~2℃下保鲜樱桃60~90天,可保持樱桃好果率90%以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法在樱桃的自发气调保鲜上具有明显优势。现有自发气调保鲜膜主要是聚乙烯和聚氯乙烯薄膜,厚度从15~60μm不等。采用现有的普通聚乙烯和聚氯乙烯保鲜膜包装樱桃,会出现樱桃表皮及果肉褐变加深、腐烂率高。原因是,相对樱桃对低氧和高二氧化碳的气体指标来说,普通聚乙烯和聚氯乙烯保鲜膜达不到这一要求,造成保鲜袋内氧含量过低,产生厌氧呼吸,引起樱桃品质下降;或造成保鲜袋内二氧化碳含量偏低,不能有效抑制褐变和腐烂。在尼龙薄膜、EVOH薄膜、聚丙烯薄膜或40-80μm厚的聚乙烯保鲜膜上制备微孔后,可以保持保鲜袋内适宜的氧及较高的二氧化碳含量,避免无氧呼吸的同时,抑制褐变和腐烂的发生,从而保持较高的樱桃好果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樱桃的自发气调保鲜技术,包括以下内容:
樱桃的自发气调保鲜方法,所用保鲜膜是在尼龙薄膜、EVOH薄膜、聚丙烯薄膜或40-80μm厚的聚乙烯保鲜膜上制备微孔后得到的,气孔孔径0.01~2.5mm,气孔数量1~20个/100cm2。采用上述薄膜封口包装樱桃,在0~2℃下保鲜樱桃60~90天,可保持樱桃好果率90%以上。
实施例1
采用尼龙薄膜作为保鲜膜,制成25cm×30cm的保鲜袋,在保鲜膜上制备孔径100μm的微小气孔,孔密度3-4个/100cm2。以此保鲜袋包装2kg樱桃,扎紧袋口后置于0~2℃的冷库中贮藏60天。为比较贮藏效果,设置两个对照组,采用的是20和50μm厚的普通聚乙烯保鲜膜,其它条件相同。60天后的结果见下表。
不同保鲜袋包装香菇60天后的效果
实施例2
采用EVOH薄膜作为保鲜膜,制成16cm×22cm的保鲜袋,在保鲜膜上制备孔径150μm的微小气孔,孔密度2-3个/100cm2。以此保鲜袋包装0.5kg樱桃,扎紧袋口后置于0~2℃的冷库中贮藏60天。为比较贮藏效果,设置两个对照组,采用的是20和50μm厚的普通聚乙烯保鲜膜,其它条件相同。60天后的结果见下表。
不同保鲜袋包装香菇60天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未经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59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