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载体双相薄板式组合液膜迁移装置及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65542.3 | 申请日: | 2011-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54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裴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22B3/22 | 分类号: | C22B3/22;B01D61/38;C22B59/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载体 薄板 组合 迁移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混合载体双相薄板式组合液膜迁移稀土金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有机玻璃容器池,即料液池(1)、解析池(3)、迁移池(8),迁移池(8)从中间通过聚偏氟乙烯膜(5)隔开分为组合料液相池(2)和组合解析相池(4),料液池(1)与组合料液相池(2)之间通过泵一(6)输入组合料液相,通过橡皮管构成循环回路;解析池(3)和组合解析相池(4)之间通过泵二(7)输入组合解析相,通过另外的橡皮管构成循环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迁移稀土金属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聚偏氟乙烯膜(5)的厚度为30-80微米,孔隙率为60%-80%,膜孔径为0.2-0.5微米。
3.一种混合载体双相薄板式组合液膜迁移稀土金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使用一种装置,该装置结构是,包括三个有机玻璃容器池,即料液池(1)、解析池(3)、迁移池(8),迁移池(8)从中间通过聚偏氟乙烯膜(5)隔开分为组合料液相池(2)和组合解析相池(4),料液池(1)与组合料液相池(2)之间通过泵一(6)输入组合料液相,通过橡皮管构成循环回路;解析池(3)和组合解析相池(4)之间通过泵二(7)输入组合解析相,通过另外的橡皮管构成循环回路,
本发明的迁移方法是,利用上述装置,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选取纯度为95%以上的煤油作为膜溶剂,选取纯度为95%以上的D2EHPA和PC-88A按40-60:60-40的体积比混合得到混合载体,再将混合载体与煤油按3-10:97-90的体积比进行混合,得到膜溶液;
步骤2、选取2-5mol/L的盐酸或硝酸为解析相;
步骤3、将醋酸与醋酸钠按照20-80:80-20的体积比进行混合,得到缓冲溶液,再将缓冲溶液与浓度为1×10-3-3×10-3mol/L的待迁移的稀土金属盐溶液按照90-70:10-30的体积比进行混合,得到料液相,再将料液相与膜溶液按90-80:10-20的体积比混合得到组合料液相;
步骤4、将解析相和膜溶液按照40-60:60-40的体积比进行混合,得到组合解析相;
步骤5、将组合料液相和组合解析相分别倒入料液池(1)和解析池(3)中,组合料液相池(2)和组合解析相池(4)中间由经过膜溶液4.5-5.5小时浸泡的聚偏氟乙烯膜(5)隔开;料液池(1)和解析池(3)中的液体分别经过泵一(6)、泵二(7),并以2-4L/min的流速,分别进入组合料液相池(2)和组合解析相池(4);
步骤6、稀土金属迁移过程中,每隔20-30分钟停止系统运行,从料液池和解析池中取样测定,直到稀土金属迁移率达到90%以上时,将组合料液相和组合解析相转入分液漏斗中分层,下层无色水溶液即为被迁移的稀土金属离子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迁移稀土金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偏氟乙烯膜(5)的厚度为30-80微米,孔隙率为60%-80%,膜孔径为0.2-0.5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迁移稀土金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所述的组合料液相和组合解析相的流动方向是相反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554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角式拦烟条出烟口组件
- 下一篇:一种硫化物作硫酸化焙烧渣提金助剂的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