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印制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65006.3 | 申请日: | 201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7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克猛;陈鹏;于亚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9/04 | 分类号: | H01Q9/04;H01Q5/00;H01Q1/4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彭愿洁;李文红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制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印制天线。
背景技术
天线就是从发射机或接收机里伸出的一段可以和信号谐振的导体,频率越低天线越长,频率高则反之,现在的无线电设备如手机,无线路由器等,频率很高,天线可以做的很小,于是就可以把天线蚀刻在机器的电路板上(也就是一小段铜皮),或用含有导电材质的印刷材料印刷在一个软基板上,统称印刷天线。
终端网关产品(FMC)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薄,相应的,内置天线可用的高度也在不断削减。
目前,一种行业标准发展趋势是由3G向长期演进(LTE)即4G平滑过渡,要求移动终端产品可以覆盖700MHz-900MHz、1700MHz-2600MHz,这对天线的带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应对FMC产品厚度较薄的趋势,印制单极子天线因其无高度要求、成本较低成为很多网关产品的首选,目前一般覆盖3G网络的五频印制单极子天线需要近1000mm2的面积。而如果有全球定位系统(GPS)天线的需求,则需要另外准备350mm2的面积。
综上所述,目前应用于FMC产品的印制天线,常规的天线形式无法保证足够的带宽,即很难实现在保证3G频段情况下覆盖到4G频段且兼顾GPS。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印制天线,以提供足够的带宽,在保证3G频段情况下覆盖到4G频段且兼顾GPS。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印制天线,包括:信号馈入分支和接地分支,其中,
所述信号馈入分支包括:
第一馈入子分支、第二馈入子分支以及联接块,所述联接块包括馈入点,其中,
所述第一馈入子分支与所述第二馈入子分支平行,且第一馈入子分支的长度大于第二馈入子分支的长度,所述第一馈入子分支与所述第二馈入子分支的一端通过所述联接块联接,所述馈入点远离所述联接块上所述第一馈入子分支与所述第二馈入子分支联接的一端;
所述接地分支包括:
第一接地子分支和第二接地子分支,其中,第一接地子分支的长度大于第二接地子分支,所述第一接地子分支远离所述馈入点,所述第二接地子分支靠近所述馈入点,且所述第二接地子分支平行于所述第二馈入子分支;
所述信号馈入分支和接地分支耦合。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不等长度的两个接地子分支,可以分别展宽高低频带宽,第一、第二馈入分支与两个不等长度的接地分支相互耦合,实现了高低频信号的辐射。具体的,远离馈入点的接地分支即第一接地分支可以调整天线的低频阻抗特性,有效展宽低频带宽。靠近馈入点的接地分支即第二接地分支可以改善天线高频阻抗特性,提高天线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印制天线是具有超宽带的天线,该天线的工作频率可以覆盖700MHz-2600MHz,兼顾了LTE和GPS频道,且实现形式简单,应用非常便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印制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印制天线具体实例的结构图;
图3是基于图2所示实施例的反射系数曲线图;
图4是基于图2所示实施例的方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印制天线,如图1所示,天线区域需要净空,天线印制在PCB板上。本实施例中的印制天线包括:信号馈入分支和接地分支,信号馈入分支包括:第一馈入子分支10、第二馈入子分支20以及包括馈入点的联接块30,接地分支包括:第一接地子分支40和第二接地子分支50,为了说明方便,下面对印制天线所涉及到的各点进行编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50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联网安全感知汇聚设备
- 下一篇:光学片材和光学片材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