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市快速公交行驶工况信息的获取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064222.6 | 申请日: | 2011-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42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董红召;徐勇斌;陈宁;郭明飞;郭海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7C5/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快速 公交 行驶 工况 信息 获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交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城市快速公交行驶工况信息的获取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和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状况,节能减排,国内越来越多的城市在交通政策中积极推行公交优先战略并大力推广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简称BRT)。BRT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是一种大运量交通方式,通常也被人称作“地面上的地铁系统”,它是利用现代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和运营管理(如信号优先系统),开辟公交专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实现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达到轻轨服务水准的一种独特的城市客运系统。
国内主要通过分时段采集BRT车辆起始点的总里程和总的运行时间,进而获取不同时段的平均运行速度来掌握和评价BRT车辆的运行状况。因而存在以下问题:
1、不能精确掌握BRT车辆在各个公交车站和信号交叉口的等待时间,以及各等待时间在总的运行时间所占比例关系;
2、缺乏对后续相关智能交通和运营管理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的科学依据,如各交叉口信号优先系统的优化等。
发明内容
针对采用现有方法无法全面反映BRT车辆行驶状况的问题,本发明提 出了一种可全面反映BRT行驶状况的城市快速公交行驶工况信息的获取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城市快速公交行驶工况信息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1)选定一BRT车辆,以1s的采样频率对BRT车辆进行信息采集,采集的初始信息包括行驶时间为ti,经度为Xi,纬度为Yi,瞬时速度为Vi;
(2)对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加速、减速、匀速及怠速行驶状况进行定义;加速工况,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加速度a>0.1m/s2;减速工况,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加速度a<-0.1m/s2;匀速工况,指车辆在行驶过程中-0.1m/s2≤a≤0.1m/s2;怠速工况,指车辆发动机处于工作状态但行驶速度为0;
(3)对初始信息进行转化,定义处理后的瞬时速度为vi=1000Vi/3600,单位为m/s,加速度ai=vi/vi-1,单位为m/s2;
(4)对车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a、总行驶里程是固定值;
b、总行驶时间经采集得到;
c、平均运行速度由平均运行速度=总行驶里程/总行驶时间公式得出,单位为km/h;
d、加速时间Ta是在总行驶时间中所有符合加速工况定义的时间点的叠加,单位为s;加速时间比例由加速时间比例Ra=加速时间Ta/总行驶时间公式得出;
e、减速时间Tj是在总行驶时间中所有符合减速工况定义的时间点的叠加,单位为s;减速时间比例由减速时间比例Rj=减速时间Tj/总行驶时间公式 得出;
f、匀速时间Tc是在总行驶时间中所有符合匀速工况定义的时间点的叠加,单位为s;匀速时间比例由匀速时间比例Rc=减速时间Tj/总行驶时间公式得出;
g、怠速时间Td为在总行驶时间中所有瞬时速度值为“0”的时间点的叠加,单位为s;怠速时间比例由怠速时间比例Rd=怠速时间Td/总行驶时间公式得出;
h、平均行驶速度由平均行驶速度=总行驶里程/(总行驶时间-怠速时间)公式得出,单位为km/h;
i、站点Pj的上下客怠速时间 及怠速时间比例 站点Pj的等待进站怠速时间 及怠速时间比例 交叉口CRk的怠速时间 及怠速时间比例 的分析处理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42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更换绝缘子用的保防梯
- 下一篇:卷闸门轮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