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钨酸铵溶液除磷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63567.X | 申请日: | 2011-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7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万林生;赵立夫;黄泽辉;徐国钻;李红超;王忠兵;代亚琦;习雪康;孙丽;龚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G41/00 | 分类号: | C01G41/00 |
| 代理公司: | 赣州凌云专利事务所 36116 | 代理人: | 曾上 |
| 地址: | 341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钨酸铵 溶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钨酸铵溶液除磷方法,是白钨冶炼工艺:“白钨矿铵盐分解-钨酸铵溶液净化除杂-钨酸铵溶液除钼-蒸发结晶制取APT”中的“钨酸铵溶液净化除杂”步骤之一,具体讲是在(NH4)2WO4溶液中通过添加碱式碳酸镁实现深度除磷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仲钨酸铵(APT)是由钨酸铵溶液通过结晶单元操作制取的,钨酸铵溶液中磷的含量对APT的质量影响很大。我国钨冶炼目前采用碱分解-离子交换-钨酸铵溶液除钼-蒸发结晶工艺制取APT。碱分解所得钨酸钠溶液中磷主要以PO43-和HPO42-的形态存在,由于PO43-和HPO42-对阴树脂的亲和力小于WO42-,可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工序中除去,其除去率仅为90%。
为研发白钨闭路冶炼工艺,实现闭路循环和零排放,开发了单一铵盐体系白钨冶炼工艺,其主要过程是:白钨矿铵盐分解-钨酸铵溶液净化除杂-钨酸铵溶液除钼-蒸发结晶制取APT。其中经钨酸铵溶液充氨净化除杂后,磷的除去率虽然可达99.9%,但由于起始磷浓度高,净化后钨酸铵溶液蒸发结晶制取的APT中磷含量依然高达83×10-4%,质量难以达到国家标准(P≤8×10-4%)。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钨酸铵溶液除磷方法,降低溶液中磷含量,为大幅提高APT质量打下基础。
本发明技术方案:一种钨酸铵溶液除磷方法,对于含P浓度0~5g/L的钨酸铵溶液,在下述工艺条件下添加分析纯碱式碳酸镁的脱磷效果可达99.5%以上,溶液中P的浓度可降至0.004g/L以下:分析纯碱式碳酸镁用量为1.3~1.6倍理论用量,PH值8~10,反应时间≥2小时,反应温度23℃。
本发明未详细描述工艺过程及参数同现有技术。
本发明积极效果:(1)碱式碳酸镁是钨酸铵溶液深度除磷中应用的新试剂,可将溶液中磷含量降至0.004g/L以下,除磷率高达99.5%,优于氢氧化镁、氯化镁等其他除磷试剂。碱式碳酸镁除磷试剂的应用,对于大幅度提高我国APT质量,制取超高纯APT和高端钨材料具有重要科学价值。(2)本发明是铵盐体系白钨闭路冶炼工艺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实现产业化,开发我国无污染零排放的白钨冶炼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原料:钨酸铵溶液、分析纯磷酸三铵、分析纯碱式碳酸镁、NH3浓度25%的氨水
设备:DF-1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500mL玻璃锥形瓶。
分析方法:磷采用磷钒黄钼光度法分析。
结果:1、碱式碳酸镁用量的理论倍数对钨酸铵溶液除磷效果的影响
向100ml含初始磷浓度分别为0.5g/L、2g/L含WO3222g/L的钨酸铵溶液中加入不同理论倍数的碱式碳酸镁1.1~1.6倍,反应温度:23℃,反应时间120min,溶液PH值控制在8~10。经上述实验操作分析后,得出结果如下表1、表2、表3所示:
表1 碱式碳酸镁用量的理论倍数对除磷效果的影响,磷起始浓度0.5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理工大学,未经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35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讯模块的自动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 下一篇:多层分区控制摇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