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超声速飞行器非金属防热材料平面试验件表面高温测量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63310.4 | 申请日: | 2011-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3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吴大方;潘兵;郑力铭;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K7/02 | 分类号: | G01K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成金玉 |
| 地址: | 10019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超 声速 飞行器 非金属 防热 材料 平面 试验 表面 高温 测量 装置 | ||
1.高超声速飞行器非金属防热材料平面试验件表面高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温陶瓷框架(1)、测温热电偶(2)、非金属防热材料平板试验件(6)、绝热支撑架(7)、加热源(8)和计算机(10);高温陶瓷框架(1)平放在绝热支撑架(7)上,高温陶瓷框架(1)上有一圆孔(5),将测温热电偶(2)插入圆孔(5)内,并使测温热电偶(2)的前部弯成向上的弓形,非金属防热材料平板试验件(6)压在高温陶瓷框架(1)上,使高温陶瓷框架(1)压住测温热电偶(2)最前部的焊成圆珠形的热电偶前端感温部(3),通过非金属防热材料平板试验件(6)向下的重力和测温热电偶(2)前部弓形部位向上的弹性力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在高温环境下非金属防热材料平板试验件(6)和热电偶前端感温部(3)能够在1000℃-1400℃的高温环境下始终保持紧密接触,确保测温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加热源(8)放置在非金属防热材料平板试验件(6)的下方,通电发热对非金属防热材料平板试验件(6)的下表面进行辐射加热;压接在非金属防热材料平板试验件(6)下表面的测温热电偶(2)的输出信号通过导线(9)传送至计算机(10),计算机(10)记录并计算出导弹、航天飞机之类高超声速飞行器非金属防热材料平板试验件(6)表面的高温变化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超声速飞行器非金属防热材料平面试验件表面高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孔(5)的直径为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超声速飞行器非金属防热材料平面试验件表面高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属防热材料平板试验件(6)和热电偶前端感温部(3)始终保持紧密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超声速飞行器非金属防热材料平面试验件表面高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热电偶(2)的前部向上弓,使热电偶前端感温部(3)高于高温陶瓷框架(1)的上平面5mm-6mm,形成向上的初始预变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超声速飞行器非金属防热材料平面试验件表面高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热电偶(2)最前部的焊成圆珠形的热电偶前端感温部(3)被高温陶瓷框架(1)强制压下5mm-6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超声速飞行器非金属防热材料平面试验件表面高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陶瓷框架(1)采用能耐1800℃的氧化铝含量99%的刚玉高温陶瓷材料烧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超声速飞行器非金属防热材料平面试验件表面高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热电偶(2)上套有陶瓷绝缘套管(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超声速飞行器非金属防热材料平面试验件表面高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源(8)采用能形成1600℃高温环境的硅钼红外辐射加热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超声速飞行器非金属防热材料平面试验件表面高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热电偶(2)采用测量范围高达1800℃的双铂銠热电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331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器
- 下一篇:电流模式可编程基准电路及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