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阀合流液压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63090.5 | 申请日: | 201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5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安良;鲁纪鸣;李春来;张昌金;陈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海波 |
主分类号: | F15B13/044 | 分类号: | F15B13/044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 | 代理人: | 宁星耀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流 液压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阀合流液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液压技术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液压控制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多路换向阀作为液压阀控制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器件,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但现有多路换向阀的设计流量有限,有时采用单一液压换向阀来控制某一液压动臂液压油缸,会出现供油能力不足,甚至出现换向阀额定过油能力远小于动臂液压油缸所要求的过油能力的状况,从而影响液压控制的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多路换向阀过油能力不足的缺陷,提供一种双阀合流液压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阀合流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动臂液压油缸、多路换向阀I、液压油泵,还设有多路换向阀II、流量传感器、PLC可编程控制器、接触器,所述多路换向阀I与多路换向阀II并联,多路换向阀I与多路换向阀II并联后的一端通过液压油泵与液压油箱相连,另一端与动臂液压油缸相连;动臂液压油缸、流量传感器、PLC可编程控制器、接触器与多路换向阀I、多路换向阀II依次相连;多路换向阀I与多路换向阀II均为多向可调电磁阀。
其工作过程为:当动臂液压油缸工作时,液压系统通过流量传感器检测动臂液压油缸工作时的实际需要液压油流量,并将该信号传递给PLC可编程控制器,PLC可编程控制器根据存储在其中的多路换向阀I与多路换向阀II的相关控制参数通过计算对需要流经多路换向阀I与多路换向阀II中液压油的流量进行最优化分配,即自动将该液压油流量指令进行分解,也即计算出要求多路换向阀I和多路换向阀II通过的流量,进而,PLC可编程控制器按照已优化的流量控制信号通过接触器使多路换向阀I与多路换向阀II按照相应指令调节相应控制开关,启动液压油泵,液压油按照计算分配的流量通过多路换向阀I与多路换向阀II,通过多路换向阀I的液压油和通过多路换向阀II的液压油紧接着汇入动臂液压油缸,这样,就可以有效拓展既有多路换向阀的应用范围,解决单一液压多路换向阀在对某一特定动臂液压油缸作用时出现供油能力不足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两个多路换向阀以并联的形式置于动臂液压油缸与液压油泵之间,有效地解决了液压动臂液压油缸出现供油能力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双阀合流液压控制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实施例包括动臂液压油缸1、多路换向阀I2、多路换向阀II3、流量传感器4、PLC可编程控制器5、接触器6、液压油泵7,所述多路换向阀I2与多路换向阀II3并联,多路换向阀I2与多路换向阀II3并联后的一端通过液压油泵7与液压油箱8相连,另一端与动臂液压油缸1相连;动臂液压油缸1、流量传感器4、PLC可编程控制器5、接触器6与多路换向阀I2、多路换向阀II3依次相连;多路换向阀I2与多路换向阀II3均为多向可调电磁阀。
其工作过程为:当动臂液压油缸1工作时,液压系统通过流量传感器4检测动臂液压油缸1工作时的实际需要液压油流量,并将该信号传递给PLC可编程控制器5,PLC可编程控制器5根据存储在其中的多路换向阀I2与多路换向阀II3的相关控制参数通过计算对需要流经多路换向阀I2与多路换向阀II3中液压油的流量进行最优化分配,即自动将该液压油流量指令进行分解,也即计算出要求多路换向阀I2和多路换向阀II3通过的流量,进而PLC可编程控制器5按照已优化的流量控制信号通过接触器6使多路换向阀I2与多路换向阀II3按照相应指令调节相应控制开关,启动液压油泵7,液压油按照计算分配的流量通过多路换向阀I2与多路换向阀II3,通过多路换向阀I2的液压油和通过多路换向阀II3的液压油紧接着汇入动臂液压油缸1。
本发明通过两个多路换向阀以并联的形式置于动臂液压油缸与液压油泵之间,有效地解决了液压动臂液压油缸出现供油能力不足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海波,未经陈海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30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暖保温油箱
- 下一篇:在轨道交通中的换乘客流清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