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铁蛋白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63029.0 | 申请日: | 201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3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振海;吕慧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14 | 分类号: | A61K9/14;A61K47/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9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蛋白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转铁蛋白纳米粒,其特征在于由药物与转铁蛋白制成,药物与转铁蛋白的质量比为500~1∶1000,所述纳米粒的平均直径不超过1000纳米,优选的纳米粒的直径范围是20~500纳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铁蛋白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铁蛋白由血清转铁蛋白、卵转铁蛋白、乳铁蛋白、乳(清)转铁蛋白、黑素转铁蛋白、普通转铁蛋白、铁饱和转铁蛋白、单铁转铁蛋白、脱铁转铁蛋白、普通型转铁蛋白、异构型转铁蛋白、交联处理的转铁蛋白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优选是血清转铁蛋白、卵转铁蛋白、乳(清)转铁蛋白、交联处理的转铁蛋白,更优选的是交联处理的转铁蛋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联处理的转铁蛋白,其特征在于部分转铁蛋白之间通过二硫键交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铁蛋白纳米粒,它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一种含药物并在其中分散的有机相和含转铁蛋白的水性介质组成的混合物,通过高压均质、超声、研磨、乳匀、剪切、碰撞、加热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处理,处理时间足够长以产生转铁蛋白纳米粒,分离收集转铁蛋白纳米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铁蛋白纳米粒,它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药物和转铁蛋白混合研磨,处理时间足够长以产生转铁蛋白纳米粒,分离收集转铁蛋白纳米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铁蛋白纳米粒,它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转铁蛋白分散在水性介质中或含有一定浓度有机溶剂的水性介质中,采取加入脱水剂、调节pH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处理,形成转铁蛋白团聚物,通过高压均质、超声、研磨、乳匀、剪切、碰撞、加热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固化处理,分离收集空白转铁蛋白纳米粒,将空白转铁蛋白纳米粒分散在溶解有药物的溶液中,通过搅拌、蒸发溶剂、超声、加热、研磨、剪切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处理,使药物吸附在空白转铁蛋白纳米粒中,分离收集转铁蛋白纳米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铁蛋白纳米粒,它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转铁蛋白和药物分散在水性介质中或含有一定浓度有机溶剂的水性介质中,采取加入脱水剂、调节pH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处理,形成转铁蛋白和药物的团聚物,通过高压均质、超声、研磨、乳匀、剪切、碰撞、加热方法中的一种或多种进行固化处理,分离收集转铁蛋白纳米粒。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铁蛋白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选自中药、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和生物技术药物,优选是水难溶性药物和生物大分子,更优选的是雷公藤多苷、淫羊藿总黄酮、虫草多糖、灯盏花素、熊果酸、川陈皮素、姜黄素、紫杉醇、阿霉素、胰岛素。
9.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铁蛋白纳米粒在体内输送药物的应用。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铁蛋白纳米粒在制备口服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302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