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蝉花在制备治疗脚气的药物中的新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62834.1 | 申请日: | 201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0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芹;谭悠久;盖悦;孙长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泛亚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5/64 | 分类号: | A61K35/64;A61K36/066;C12N1/14;A61P17/00;A61P31/10;C12R1/79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治疗 脚气 药物 中的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蝉花的新用途,具体涉及蝉花在制备治疗脚气的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蝉花(Paecilomyces cicadae)是由麦角菌科(claviceplaceae)真菌及寄生于蝉类若虫的干燥复合体,属虫生性药用真菌,药用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之一,具有多方面的药用价值。主要活性成分:虫草多糖、虫草酸、腺苷、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甾醇、生物碱、维生素等。目前对蝉花药用价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抗氧化、抗辐射、调节人体免疫的功能,提高食欲,促进睡眠,增强自身抗病等方面,其他方面的药用价值鲜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蝉花的新用途,以进一步提升其药用价值。
本发明提供了蝉花Paecilomyces cicadae在制备治疗脚气的药物中的新用途。
所述蝉花为天然蝉花或者为蝉拟青霉菌株(Paecilomyces cicadae)经人工培育获得的产物(即人工蝉花)。
所述人工蝉花应与天然蝉花具有类似的活性成分。
进一步的,所述脚气即为足癣,是由真菌感染引发的皮肤病。
所述真菌为常规引发脚气的真菌,如白色念珠菌、絮状表皮癣菌、羊毛状孢子菌、石膏样毛癣菌和红色毛癣菌。
进一步的,所述治疗脚气的药物主要药效成分为蝉花的有效成分提取物。
所述蝉花的有效成分提取物可以为天然的蝉花的有效成分提取物,也可以是蝉拟青霉菌株经人工培育获得的产物(如孢梗束、分生孢子、菌丝体与培养基剩余物质的混合物等)的有效成分提取物。
蝉花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为常规,如煎煮法等。
进一步的,蝉拟青霉菌株经人工培育方法如下:
1)菌种制备:包括斜面种制备和一级种制备过程;
其中,斜面种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将分离纯化后的蝉拟青霉菌株移植到PSA培养基斜面试管中,在22℃~25℃下培养5~7天,挑选长势好的种保存备用;
一级种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将斜面种接入马铃薯蔗糖培养液中,在22℃~25℃,振荡频率为130~150r/min的条件下培养3~7天,至锥形瓶内出现大量菌丝球后作为一级种备用;
2)接种:将步骤1)中制得的一级种接入到固体培养基中;
3)发酵:接种后的培养盒移至培养室内,在20℃~25℃,相对湿度60%~80%的条件下培养30天~50天;
4)采收:当培养物的孢梗束高度达9cm左右、表面有少量分生孢子出现时即可采收。
较佳的,步骤2)中,所述固体培养基中含有的组分名称及各组分的重量份为:
基质 42~46重量份;
甘蔗渣 2~10重量份;
贝壳粉 0.1~0.5重量份;
蚕蛹粉 2~5重量份;
硝酸钾 0.1~0.5重量份;
水 44~56重量份;
其中,所述基质选自如下组合中的一种:玉米粉、麸皮和蔗糖的混合物;小麦;大麦;粟和蔗糖的混合物;大米和蔗糖的混合物;高粱和蔗糖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玉米粉、麸皮和蔗糖的混合物中,以所述玉米粉、麸皮和蔗糖的混合物的总重量计,玉米粉、麸皮和蔗糖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玉米粉43%~55%、麸皮44%~55%、蔗糖1%~2%。
优选的,所述粟和蔗糖的混合物中,以所述粟和蔗糖的混合物的总重量计,粟和蔗糖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粟98%~99%、蔗糖1%~2%。
优选的,所述大米和蔗糖的混合物中,以所述大米和蔗糖的混合物的总重量计,大米和蔗糖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大米98%~99%、蔗糖1%~2%。
优选的,所述高粱和蔗糖的混合物中,以所述高粱和蔗糖的混合物的总重量计,高粱和蔗糖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高粱98%~99%、蔗糖1%~2%。
优选的,所述固体培养基的制备方法为:先将玉米粉、麸皮或小麦、大麦、粟、大米、高粱煮熟,将蔗糖、硝酸钾在水中溶解,再与甘蔗渣、贝壳粉,蚕蛹粉按照比例混合均匀。
优选的,所述固体培养基中还含有蛋白胨(鱼粉),且所述蛋白胨(鱼粉)的重量份为0.5重量份。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固体培养基的碳氮比为80~98。
较佳的,步骤3)中,在固体发酵后期孢梗束生长阶段要求采光,且环境温度相较前期菌丝体生长阶段需低2~3℃,培养过程中需保持空气流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泛亚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泛亚生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28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