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生物柴油为增效剂的草甘膦环保型水剂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62823.3 | 申请日: | 201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5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温广和;李淑芹;代昭;赵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艾普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7/20 | 分类号: | A01N57/20;A01N33/04;A01N25/30;A01N25/04;A01P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生物 柴油 增效剂 草甘膦 环保 水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新剂型领域,涉及的是一种草甘膦类除草剂。
背景技术
草甘膦Glyphosate是Monsanto公司开发出的广谱除草剂,是以草甘膦酸为基础将其加工成盐或酯,由于植物对酸的吸收差,高剂量,特别是低喷液量时草甘膦酸易沉淀,因此,酸的活性通常低于盐类。最常用的剂型是含异丙胺盐的“农达”(Roundup),。在草甘膦剂型加工中,表面活性剂及增效剂非常重要,硫酸铵及硫酸二铵是常用的活化剂。草甘膦异丙胺盐是一种弱酸,在溶液中能够解离,分子的阴离子部分是活性成分,它们能够在喷洒液中与其他阳离子如:Ca2+、Mg2+、K+、Na+、Fe2+/3+缔合,形成植物不易吸收的盐类,而硫酸铵与硫酸二铵能够阻止这种拮抗性盐类的产生,从而形成草甘膦-NH4+迅速被植物吸收。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在新西兰被指定为草甘膦必备助剂,但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价格较贵,而且使用后有残留。
生物柴油是以大豆油、棕榈油、菜籽油等植物油在强酸、碱的作用下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后得到的,其主要成分为油酸甲酯。由于植物油来源于天然,对环境无危害,价格便宜,可以作为增效剂与油性表面活性剂,用于制备天然绿色环保的草甘膦水剂,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以生物柴油为增效剂,将草甘膦异丙胺盐溶解于水中,并与其它环保型乳化剂配置制备成水剂,得到环保型草甘膦水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使用生物柴油为增效剂的草甘膦环保型水剂,以生物柴油作为增效剂,将草甘膦异丙胺盐溶解于水中,随后使用直链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多苷、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等多种环保型乳化剂与助溶剂进行复配,得到草甘膦异丙胺盐水乳液。
所述直链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为直链脂肪醇的碳数为8-10、12-14,环氧乙烷加成数为3-20。
所述烷基多苷,烷基碳数为8-10、12-14、8-14,烷基糖苷活性物含量%≥50,烷基糖苷糖聚合度1.4-1.6。
所述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酯,为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月桂酸脂、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脂、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硬脂酸脂、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脂、聚氧乙烯山梨醇酐三油酸脂。
所述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环氧乙烷加成数为10-130。
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环氧乙烷加成数为2-3。
所述助溶剂为甲醇、乙醇、正丁醇、异丁醇、正丙醇、正辛醇、乙二醇。
一种使用生物柴油为增效剂的草甘膦环保型水剂的制备过程:
将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酯加入生物柴油中,将草甘膦异丙胺盐、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酯、直链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多苷、蓖麻油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 烯醚硫酸钠与助溶剂加入水中配成水相。在高剪切分散混合机中剪切生物柴油,同时慢慢将水相加入生物柴油中进行混合,得到透明稳定的水剂。
所述草甘膦异丙胺盐的用量,为水剂总质量的10%-70%。
所述生物柴油的用量,为水剂总质量的5%-20%。
所述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酯的用量,为水剂总质量的0.1%-5%。
所述直链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用量,为水剂总质量的1%-10%。
所述烷基多苷的用量,为水剂总质量的1%-10%。
所述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的用量,为水剂总质量的1%-10%。
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的用量,为水剂总质量的0.1%-5%。
所述助溶剂的用量,为水剂总质量的1%-2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所述的实施例是用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生物柴油:3kg
草甘膦异丙胺盐原药:8kg
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酯:1kg
其它表面活性剂:3kg
乙醇:8kg
水:17kg
实施例2
生物柴油:2kg
草甘膦异丙胺盐原药:8kg
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酯:1kg
其它表面活性剂:3kg
乙醇:10kg
水:14kg
实施例3
生物柴油:2kg
草甘膦异丙胺盐原药:8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艾普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艾普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28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氮化钼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用于操作缝纫机的方法和缝纫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