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微创手术钳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62740.4 | 申请日: | 201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5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罗云;李祥;张文光;赵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29 | 分类号: | A61B17/29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形状 记忆 合金 手术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微创手术器械技术领域的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微创手术钳。
背景技术
手术钳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手术器械,用以夹持需处理的组织。然而,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夹持力较小时,所夹持的组织容易发生滑动;若夹持力过大,则容易造成组织损伤。在不造成组织损伤的前提下,获得有效的夹持力,是手术钳安全使用中的关键问题。
智能材料是指可感知环境刺激,对其进行具有一定智能特征响应的材料。按功能来分,智能材料可以分为光导纤维、形状记忆合金、压电、电流变体和电(磁)致伸缩材料等。其中,形状记忆合金是一种能够记忆原有形状的智能材料,且具备超弹性属性,即其力学弹性范围远高于一般材料。形状记忆合金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血栓过滤器、脊柱矫形棒、牙齿矫形丝等。利用形状记忆合金的超弹性属性,开发具有智能特征的微创手术器械,不但可以获得有效的夹持力,而且还能够保护人体组织免受损伤,这对于临床手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经对现有技术文献的检索发现,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0720023268.2,名称:手术钳,该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术钳,包括:手柄、钳柄、铰接轴、钳头,其结构是:所述钳头的内表面有与钳头长轴方向平行的防滑条纹。这种手术钳增强了防滑性能,但是仍然无法克服由于夹持力过大造成的组织损伤。
又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0820021166.1,名称:手术钳,该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术钳,利用转轴将钳体的两半部分联接成可相对转动的一个整体,钳体两半部分的后端分别设置把手,钳体的前端形成钳嘴,钳体后端两把手之间设置弹性卡,所述钳嘴在闭合状态其上的两半咬合面为相互吻合的弧形面。该技术虽然具有切缘定位准确、缝合方便、对合整齐的优点,但是,仍然没有解决因夹持力过大造成的被夹持组织损伤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微创手术钳,以避免因夹持力过大而造成被夹持组织的损伤。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包括:第一手柄、第二手柄、牵引线、调节器、外轴、形状记忆合金、主轴和钳嘴,其中:调节器固定在第一手柄上,外轴和调节器相连,外轴套接主轴,主轴和钳嘴相连,形状记忆合金的一端和主轴相连,另一端和牵引线相连,外轴和调节器依次套接牵引线,牵引线和第二手柄相连,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活动相连。
所述的第二手柄上设有条形齿。
所示的牵引线是金属丝制成。
所述的形状记忆合金是Ti-Ni基、铜基或铁基形状记忆合金中的一种,其力学特性在室温和体温附近呈超弹性。即在形状记忆合金受拉伸变形时,当应力值超过一定临界值,材料内部发生应力诱导相变,导致其应力值不随应变增加。本发明利用此特性,可实现对生物组织的定压夹持。即根据被夹持生物组织的力学特性及安全受压范围,通过对记忆合金丝的直径、长度等几何尺寸的设计,实现其与被夹持组织的力学匹配,从而有效地保护被夹持组织不受损伤,且保持足够的夹持力。
本发明使用时,手指扳动第二手柄,连接在第二手柄上的牵引线带动形状记忆合金和主轴,关闭钳嘴,使其夹持组织,夹持力的大小可由形状记忆合金的材料特性及几何尺寸控制。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可以在获得有效夹持力的情况下,很好地保护被夹持组织,使其不受到损伤,从而达到微创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第一手柄1、第二手柄2、牵引线3、调节器4、外轴5、形状记忆合金6、主轴7、钳嘴8及条形齿9,其中:调节器4固定在第一手柄1上,外轴5和调节器4相连,外轴5套接主轴7,主轴7和钳嘴8相连,形状记忆合金6的一端和主轴7相连,另一端和牵引线3相连,外轴5和调节器4依次套接牵引线3,牵引线3和第二手柄2相连,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活动相连。
所述的第二手柄2上设有条形齿9。可与第一手柄1形成齿合,用于固定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的相对位置。
所述的形状记忆合金6是TiNi基、铜基或铁基形状记忆合金中的一种。
使用时,手指扳动第二手柄2,连接在第二手柄2上的牵引线3带动形状记忆合金6和主轴7,关闭钳嘴8,使其夹持组织,夹持力的大小由形状记忆合金6的材料特性和几何尺寸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27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