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伪检测设备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062362.X | 申请日: | 201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2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茹;田子纯;周晓辉;常和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D7/04 | 分类号: | G07D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余朦;王艳春 |
地址: | 10007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伪 检测 设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防伪识别领域中的安全线检测技术。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钞票纸张、有价证券或其他重要文件的防伪性,或者为了向纸张或其他印刷品中嵌入重要信息,可以嵌入安全线。安全线的防伪特征可分为一线防伪和二线防伪。一线防伪指的是利用可以用肉眼直接识别的防伪特征,而二线防伪则必须借助检测仪器才能够进行防伪特征的识别。目前,在流通的各国纸币以及很多有价证券中的安全线大量采用了二线防伪技术,其中安全线中的防伪特征主要是磁性材料或导电材料。
对于磁性材料而言,当安全线通过磁性传感装置时,安全线中的磁性材料被磁性传感装置中的磁体(永磁体、电磁体或线圈等)暂时性地磁化,以使得该磁性材料磁化后产生的磁场与磁性传感装置中的磁体产生的磁场耦合,从而产生电信号。将该电信号通过放大、整形、滤波等处理后,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识别出安全线的真伪。
对于导电材料而言,当安全线通过导电传感装置时,由导电传感装置的发射电极发射出的电信号被安全线反射至导电传感装置的接收电极。通过导电传感装置的接收电极接收到反射回的电信号后,经过放大、整形、滤波等处理后,对其幅度和相位等进行比较分析,以辨别安全线的真伪。
然而,上面所述的检测技术均比较单一,即只能对于安全线中的磁性特征进行检测,或者是只能对于安全线中的导电特征进行检测。而对于磁性材料和导电材料组合形成的编码安全线来说,亟需提供一种解决方法进行防伪检测。
发明内容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伪检测设备,包括:检测单元,向被检测装置的安全线施加电信号和磁场,并感应所述安全线对所述电信号和磁场的反馈信号;以及处理识别单元,根据所述安全线对所述电信号的反馈信号和对所述磁场的反馈信号生成检测时序,并将生成的检测时序与用于表示所述被检测装置的真实性的第一预设编码进行比较,以对所述被检测装置进行防伪识别。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伪检测方法,包括:向被检测装置的安全线施加电信号和磁场;感应所述安全线对所述电信号和磁场的反馈信号;根据所述安全线对所述电信号的反馈信号和对所述磁场的反馈信号生成检测时序;以及将生成的检测时序与用于表示所述被检测装置的真实性的第一预设编码进行比较,以对所述被检测装置进行防伪识别。
利用本申请提供的防伪检测设备和方法,可对包括由磁性材料和导电材料组合形成的编码安全线的被检测装置进行防伪检测。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防伪检测设备;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检测单元和具有安全线的钞票纸张;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导电处理电路;
图4a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安全线;
图4b示出了在对图4a所示的安全线进行检测时,经导电处理电路处理得到的信号波形;
图4c示出了在对图4a所示的安全线进行检测时,经磁性处理电路处理得到的信号波形;以及
图4d示出了在对图4a所示的安全线进行检测时,同步时钟检测电路根据反馈信号所生成的检测时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防伪检测设备100。如图1所示,防伪检测设备100可包括检测单元110和处理识别单元120。检测单元110用于向被检测装置的安全线施加电信号和磁场,并感应安全线对所述电信号和磁场的反馈信号。被检测装置通常为具有安全线的钞票纸张、有价证券或其他重要文件等,在本实施方式中,被检测装置为钞票纸张。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检测单元和具有安全线的钞票纸张。如图2所示,在防伪检测过程中,具有安全线210的钞票纸张200以箭头A的方向(即,安全线210的纵向方向)通过检测单元110,以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未经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23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