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降解血管外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062017.6 申请日: 2011-03-15
公开(公告)号: CN102133434A 公开(公告)日: 2011-07-27
发明(设计)人: 符伟国;张祥满;刘震杰;卢伟锋 申请(专利权)人: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主分类号: A61L31/06 分类号: A61L31/06;A61L31/14;A61L31/16
代理公司: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代理人: 翁若莹
地址: 200032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降解 血管 支架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可降解血管外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体静脉移植动脉旁路手术是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阻塞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同时自体静脉又是用于修复缺损血管的最常用的材料。但是静脉移植后,静脉内膜过度增生和管腔狭窄的发生率达到30%-50%。虽然术后患者可以服用抑制血小板聚集药物和抗凝药物提高移植静脉短期通畅率,但长期堵塞率仍达到50%以上。

血管外支架的研究由来已久并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血管外支架较之于血管内支架,具有不影响血流动力学,不直接接触血液,不压迫血管内膜,造价便宜的特点,适用于静脉移植动脉旁路手术。1963年,Parsonnet报道了血管外支架能防治移植静脉的过度扩张。1978年,Karayannacos发现血管外支架能抑制移植静脉管壁的增厚,同时发现了内、中膜的总厚度与移植静脉的滋养血管成反比。1993年,Violaris在移植静脉外放置了PTFE限制性支架,发现虽然限制性支架虽然能够抑制移植静脉中膜的增厚,却也促进了血管内膜的增生和管腔狭窄。1996年,Izzat使用具有一定弹性孔隙更大的涤纶和PTFE对比做移植静脉的外支架,发现非限制性的血管外支架更能显著地抑制内膜增生,增加管腔横截面积。2000年,Bulbulia用可生物降解的血管外支架包裹于移植静脉外,发现能够保持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减轻中膜增生,使用可降解材料避免了异物永久性存留的副作用。

紫杉醇主要通过将有丝分裂持久地阻断在中期向后期过渡而抑制细胞增殖。目前冠状动脉内药物洗脱支架的使用,明显降低了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发生率,同时避免了全身用药的副作用。最常用的药物洗脱支架TAXUS支架表面携带有紫杉醇,研究也表明紫杉醇洗脱支架具有明显的抑制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

因为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无毒等特点,聚己内酯和聚环碳酸酯正在被用作可生物降解的医用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抑制移植静脉内皮增殖并提高移植静脉远期通畅率的人工血管外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降解血管外支架,包括可生物降解材料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生物降解材料薄膜中分散有紫杉醇。

优选地,所述的可生物降解材料薄膜为聚己内酯碳酸亚乙酯共聚物薄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可降解血管外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配制聚己内酯碳酸亚乙酯共聚物溶液,加入紫杉醇溶液,搅拌均匀,进行静电纺丝,室温下静置使溶剂挥发,得到分散有紫杉醇的聚己内酯碳酸亚乙酯共聚物薄膜,用作可降解血管外支架。

所述的聚己内酯碳酸亚乙酯共聚物溶液中共聚物的浓度可为0.05-0.15g/mL,优选为0.10g/mL,其溶剂优选为氯仿。

所述的聚己内酯碳酸亚乙酯共聚物薄膜中紫杉醇的含量为1-15wt%。

所述的静电纺丝的条件是:电压为20kv,喷头与阴极之间的距离为20cm,速率为0.2mL/h,环境温度20℃,接收装置为直径为5cm的滚筒,滚筒转速为400rpm。

所述的聚己内酯碳酸亚乙酯共聚物的合成方法如下:在氩气保护下,在甲苯溶剂中同时加入碳酸亚乙酯和己内酯,加入催化剂三(2,6-二叔丁基-4-甲基苯氧基)镧(La(DBMP)3),在室温(25℃)下共聚反应6小时,加入氯化氢的乙醇溶液作为终止剂和沉淀剂,过滤,所得沉淀用乙醇清洗,真空干燥至恒重。

所述的碳酸亚乙酯和己内酯的摩尔浓度比为1:1-1:10,优选1:6和1:9。

所述的碳酸亚乙酯和己内酯在甲苯溶剂中的初始总浓度为1.0mol/L,催化剂三(2,6-二叔丁基-4-甲基苯氧基)镧在甲苯溶剂中的初始浓度为1.0×10-3 mol/L。

所述的氯化氢的乙醇溶液中氯化氢的重量浓度为5%。

所述的氯化氢的乙醇溶液与反应体系的体积比为1:2。

本发明合成了具备良好生物相容性,理化性能可以调控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并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新型可降解血管外支架,通过常温药物包埋,应用于血管外科临床中。

本发明具有以下显著的有益效果:

1.    通过含紫杉醇药物的纳米血管支架除了对移植静脉的外支撑作用,还能通过药物防治静脉内膜过度增殖,同时避免了药物洗脱支架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20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