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波电饭煲无效
申请号: | 201110061579.9 | 申请日: | 201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60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怡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怡冰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胡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电饭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饭煲,特别是一种微波电饭煲。
背景技术
电饭煲是每家每户必备的厨房用具,目前,市场上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电饭煲,包括三维立体加热式电饭煲、铜质蜂窝内胆锅电饭煲、压力电饭煲及电磁加热电饭煲等,电饭煲的各种改良型加热方式都是希望达到内胆锅内各部分大米均匀加热的目的,以希求做出的米饭更好吃,因为均匀加热正是米饭更好吃的重要条件。然而,目前市面上的各种电饭煲,即使是煲盖有发热装置的电饭煲,由于煲盖距离内胆锅内的米饭水面较远,都只能是间接加热,而内胆锅的底层直接与底部发热盘相接触,所以很难做到米饭表层与底层相同的加热温度,同时,内胆锅内的米饭烹调过程中,由于水位会逐渐下降,因此在整个烹调过程中底部的米饭的受热及吸水量都比上层米饭多, 从而,造成了内胆锅内的底部米饭无论是在口感上,还是在软硬程度上,都与上层的米饭不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电饭煲做出的米饭,底层与上层的米饭口感和软硬程度等不同的缺点,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微波电饭煲结构,其在锅体或锅盖上设有产生微波的磁控管,磁控管产生的微波通过波导传输至锅盖内,由锅盖上开设的微波孔传入内胆锅内,其利用微波穿透性的特点,磁控管可以在底部发热盘对内胆锅加热只前首先对在米饭的上层直接加热(当然也可以让微波加热和底部加热同时进行),让上层的米饭在水位下降前充分受热吸水,米饭沸腾后再关闭微波,使用底部发热盘进行加热,本发明的加热方式比以往的其它加热方式更能做到米饭上下层均匀受热,能实现更理想的煮饭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波电饭煲,电饭煲包括锅体、锅盖、发热盘、内胆和磁控管,锅体和锅盖安装在一起,锅体内设有容放内胆的内胆腔,内胆腔底部设有发热盘,发热盘对内胆内的食物进行加热,磁控管设置在锅体或锅盖内,锅盖内部开有微波出口,磁控管产生的微波通过波导传导至微波出口对内胆内的食物进行加热,锅体或锅盖内设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控制发热盘和磁控管工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还包括:
所述的锅盖上开有蒸汽孔,蒸汽孔底部固定设有金属网。
所述的微波出口处固定设有密封片。
所述的磁控管设置在锅盖内。
所述的锅体与内胆之间设有金属屏蔽体。
所述的内胆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的锅盖采用金属材料。
所述的波导内设有不同大小的凸起。
所述的发热盘为电热发热盘或电磁发热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锅体或锅盖上设有产生微波的磁控管,磁控管产生的微波通过波导传输至锅盖内,由锅盖上开设的微波孔传入内胆锅内,其利用微波穿透性的特点,磁控管可以在底部发热盘对内胆锅加热只前首先对在米饭的上层直接加热(当然也可以让微波加热和底部加热同时进行),让上层的米饭在水位下降前充分受热吸水,米饭沸腾后再关闭微波,使用底部发热盘进行加热,本发明的加热方式比以往的其它加热方式更能做到米饭上下层均匀受热,能实现更理想的煮饭效果。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内胆,20-锅盖,40-磁控管,50-波导,60-锅体,70-密封片,80-蒸汽孔,90-发热盘,100-金属屏蔽体,110-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其他凡其原理和基本结构与本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怡冰,未经陈怡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15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