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丛生竹的扦插繁殖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061517.8 申请日: 2011-03-15
公开(公告)号: CN102172165A 公开(公告)日: 2011-09-07
发明(设计)人: 陈其兵;高素萍;江明艳;刘光立;杨丽娟;贾茵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
代理公司: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王加岭;张庆敏
地址: 611130 四川省***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丛生 扦插 繁殖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植物育苗栽培领域,特别涉及丛生竹的扦插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丛生竹的育苗技术措施常用的有带蔸埋杆、埋单节、埋双节、埋三节、埋蔸育苗和扦插育苗等。

扦插育苗繁殖材料成本低,繁殖速度快,成苗时间短,育苗技术简单;方便引种和运输;适宜大面积造林育苗;母竹和枝条易得,利用率高,因而是丛生竹造林方法中一种较理想的方法。但扦插枝条未生根前适应环境能力差,要求管理精细,且不易生根,成活率较低,未能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生产模式。

四川省在成功引进撑绿竹、慈竹、梁山慈竹等竹种后,种苗的规模化生产成为推广造林的技术瓶颈,繁殖材料稀少,如何迅速生产大量种苗,也是急需突破的技术难关。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丛生竹的扦插繁殖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丛生竹的扦插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育苗圃地选择及整地:选择光照条件好、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疏松肥沃的山地黄壤、紫色土或冲积沙壤土作为育苗圃地,圃地先深挖再平整,至少要通过两翻两耙,拣尽杂草树根,每公顷施入腐熟的农家肥37500kg~45000kg,同时对土壤进行杀虫消毒处理,理通地边以利排水;

2)激素处理:将插条浸泡于500ppm IBA溶液中;或浸泡于100ppmABT2号生根粉(ABT2)溶液中;

3)扦插:将激素处理后的的插条斜插入育苗沟中,入土深度6cm~10cm,留最上一节枝叶露出地面,盖土踩紧后,淋水盖草。

本发明提供的丛生竹栽培方法,还包括插后进行常规田间管理,包括及时浇水、除草,在当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进行追肥。施肥时,在竹苗靠上坡的一侧,距竹苗25cm左右开挖深度约15cm的施肥穴,(雨后)每株施N∶P∶K为2∶1∶1的复合肥0.1~0.2kg,并用土覆盖。第二年的除草追肥,分别安排在4~5月份和7~8月份为宜,追肥量增加到每丛500~800g复合肥,分2~3穴施入较好。

根据本发明,在500ppm IBA溶液或100ppm的ABT2生根粉溶液中优选的浸泡时间为1~6h。

根据本发明,二年生主枝或二年生以上的母竹杆上的一年生主枝或次生枝,优选的插条的篼部有一些明显的突起。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丛生竹为撑绿竹、慈竹、梁山慈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给出的这种丛生竹的扦插繁殖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解决了撑绿竹、慈竹、梁山慈竹3个竹种扦插育苗过程中生根难,成活率低的问题。本发明优化了上述三种丛生竹的扦插方法,用本发明的方法,可将上述3个品种的扦插成活率提高45%以上,对竹苗的产业化批量生产及推广造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涉及的激素及其他药剂,若无特别说明,均可市售获得。

实施例1撑绿竹的扦插繁殖

4月初,在四川农业大学试验场雅安市雨城区苗圃进行撑绿竹的扦插繁殖。首先选择光照条件好、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疏松肥沃的山地黄壤作为育苗圃地,先深挖再平整,通过两翻两耙,达到平、细、软的要求,拣尽杂草树根,每公顷施入腐熟的农家肥37500kg~45000kg,同时用KMnO4和多菌灵溶液等进行土壤杀虫消毒处理,理通地边以利排水。

选取撑绿竹的二年生以上的母竹杆上的次生枝,其枝条篼部有一些明显的突起为合格枝。用利刀将枝条平竹秆削下,不要伤着枝篼上的芽眼和根眼,而且不能将纸条撕裂,剪去枝梢,留取枝条基部2-3节的一小段,长约30cm-40cm,对于枝条上枝芽已萌发枝的枝条,除留取最上节侧枝上一个节芽外,剪去其它所有侧枝,剥去宿存的枝箨,露出芽眼。

将上述处理好的插条浸泡于表1中的不同种类和浓度的药剂中,浸泡不同时间后,沿15~45°斜插入育苗沟中,入土深度6~10cm,将最上面一节枝叶留在外面,盖土踩紧后,淋水盖草。

表116种不同处理的反应表

插后进行常规田间管理,及时浇水、除草。在松土除草时应注意幼苗边的20~30cm范围不要垦翻松土,以免松动、损伤竹根而影响竹苗生长,除起的草覆盖在竹子蔸部,以保水肥。追肥安排在当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宜。施肥时,在竹苗靠上坡的一侧,距竹苗25cm左右开挖深度约15cm的施肥穴,(雨后)每株施N∶P∶K为2∶1∶1的复合肥0.1kg,并用土覆盖。第二年的除草追肥,分别安排在4~5月份和7~8月份为宜,追肥量增加到每丛800g复合肥,分2~3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15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