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污染高氨氮原水组合强化处理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060441.7 | 申请日: | 2011-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4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 发明(设计)人: | 许嘉炯;王纵;郑国兴;雷挺;范玉柱;方以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陈颖洁 |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污染 高氨氮原水 组合 强化 处理 工艺 | ||
1.一种微污染高氨氮原水组合强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当原水氨氮超过3 mg/l的常规条件下,处理工艺包括:原水先经过絮凝平流沉淀池或高效沉淀池进行沉淀,然后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池进行生物预处理,出水进入均质滤料气水反冲洗砂滤池或序批反冲洗砂滤池过滤,然后再送至臭氧接触池氧化后进入活性碳砂滤池过滤,出水通过清水池调蓄后由送水泵房送入配水管网。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前设置水温加热装置,将水温提高到5~15℃。
3.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水温加热装置为地热升温系统。
4.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地热升温系统包括埋设在地下的多路热交换管,该多路热交换管的一端与进水管连接,该多路热交换管的另一端通过出水管连接至生物接触氧化池。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可将絮凝平流沉淀池或高效沉淀池,生物接触氧化池以及均质滤料气水反冲洗砂滤池或序批反冲洗砂滤池建于厂区地坪较高处,而臭氧接触池,活性碳砂滤池,清水池,送水泵房建于厂区地坪较低处,两者之间的厂区地坪高度差为3~4m。
6.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均质滤料气水反冲洗砂滤池或序批反冲洗砂滤池与臭氧接触池之间设置提升泵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06044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